[實用新型]一種魚類代謝實驗糞便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48634.0 | 申請日: | 2017-0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50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敏;燕磊;韓朋志;王正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類 代謝 實驗 糞便 收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漁業檢測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魚類代謝實驗糞便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通過全收糞法檢測動物對飼料營養成分的消化1吸收,從而進一步了解動物的消化率,指導動物飼料配方的精準配置已成為企業和科研院所的重點工作之一。由于水產動物特殊性,糞便收集工作比較困難,目前常見方法有3種,后腸擠壓法、虹吸法和積糞裝置法。其中,后腸擠壓法可以避免營養物質在水內流失,但頻繁捕捉實驗魚會對魚類造成應激反應, 采集的糞樣不能完全代表自然狀況下排出的糞便;虹吸法可以及時從水體中收集實驗魚排出的糞便, 降低營養物質在水體中的溶失, 使測得的消化率值更接近真實值,但這種方法最為耗時耗力;積糞裝置法能夠及時吸出糞便,防止營養物質溶失,更加真實地評價消化率,但是總的來說操作較為煩瑣,或者會對實驗動物產生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成本,還能避免對動物造成傷害的魚類代謝實驗糞便收集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收糞網袋和用于放置和收取收糞網袋的伸縮桿結構。
具體為,本方案為一種魚類代謝實驗糞便收集裝置,包括收糞網袋,所述收糞網袋的開口端設置有用于固定收糞網袋開口的固定環,并設置有用于將收糞網袋開口端壓緊在固定環上的橡膠圈,構成張開口的網袋結構;還包括用于放置和收取所述收糞網袋的伸縮桿結構,所述伸縮桿結構包括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鉤取所述固定環的掛鉤,所述伸縮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將所述收糞網袋由排水孔推入排水管的長條彈簧。
其中,所述橡膠圈為環狀,在所述環狀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固定環配合的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收糞網袋孔徑為20目。
進一步地,所述收糞網袋材料為蠶絲、滌綸、棉綸、橡膠或聚氨脂材料。
在使用中,工作人員手持伸縮桿用掛鉤勾住固定環將其置于養殖缸底部排水孔,用伸縮桿一端的長條彈簧將收糞網袋從排水孔推入與排水孔相連的排水管;每次投喂2-3h后,用掛鉤勾住固定環將收糞網袋取出,并收集糞便。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夠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成本,還能避免對動物造成傷害。由于收糞網袋比較軟,采用固定環將收糞網袋的開口固定。為收糞網袋便于攜帶和收口,故收糞網袋和固定環分開設置。設置橡膠圈便于固定環和收糞網袋的固定,而且設置和拆取都比較方便。橡膠圈內側設置槽,防止橡膠圈脫落。橡膠圈和后端的網袋易于拆卸,并且可以循環使用,能降低成本。伸縮桿結構便于放置和收取收糞網袋。設置伸縮桿以應對不同的深度。設置掛鉤便于收取固定環。設置彈簧推收糞網袋入排水管,是由于排水管的形狀不是直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網袋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伸縮桿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1、橡膠圈;2、固定環;3、收糞網袋;4、彈簧;5、伸縮桿;6、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魚類代謝實驗糞便收集裝置,包括收糞網袋3,收糞網袋3孔徑為20目,收糞網袋3材料為蠶絲、滌綸、棉綸、橡膠或聚氨脂材料;收糞網袋3的開口端設置有用于固定收糞網袋3開口的固定環2,并設置有用于將收糞網袋3開口端壓緊在固定環2上的橡膠圈1,橡膠圈1為環狀,在環狀的內側設置有與固定環3配合的凹槽,橡膠圈1壓緊收糞網袋3開口端到固定環2上構成張開口的網袋結構;還包括用于放置和收取收糞網袋3的伸縮桿結構,伸縮桿結構包括伸縮桿5,伸縮桿5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鉤取固定環2的掛鉤6,伸縮桿5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將收糞網袋3由排水孔推入排水管的長條彈簧4。
在使用中,工作人員手持伸縮桿5用掛鉤6勾住固定環2將其置于養殖缸底部排水孔,用伸縮桿5一端的長條彈簧4將收糞網袋3從排水孔推入與排水孔相連的排水管;每次投喂2-3h后,用掛鉤6勾住固定環2將收糞網袋3取出,并收集糞便。
本實用新型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征能夠通過或采用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486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