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混凝土制造現場的除塵回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45738.6 | 申請日: | 2017-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002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韋華升;劉永生;梁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寧市嘉旺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B7/04 | 分類號: | B05B7/04;B05B15/00;B01D47/06;B05B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郭曉華 |
| 地址: | 530105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混凝土 制造 現場 除塵 回收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混凝土制造現場的除塵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混凝土制造現場由于有粉碎、攪拌等容易引起粉塵的工藝,因此需要對現場進行噴淋降塵,來保證環境不被污染以及作業人員的健康。現有的生產混凝土公司大都是使用自來水來對生產現場進行沖洗或降塵,沖洗降塵后產生大量的廢水,若直接排掉既污染環境也造成水資源的浪費,而且現有的混凝土生產現場沖洗降塵時直接用噴頭噴出高壓水,沒有對其霧化,因此降塵需要較多的水資源,同時降塵效果也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
綜上所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混凝土制造現場的除塵回收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混凝土制造現場的除塵回收系統,包括過濾池、與過濾池連通的沉淀池、將所述沉淀池中的水抽送到混凝土砂石廠、攪拌樓以及攪拌車進出口的水泵以及將混凝土污水送至所述過濾池集水溝;其中,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與多個分支管道連通,每個所述分支管道末端各設置有一個水閥,每個所述水閥的出水口各連接一個降塵噴淋頭。
進一步,所述的降塵噴淋頭包括外筒體和內筒體,所述內筒體處于所述外筒體內部,并且所述內筒體的頂部超出所述外筒體的上部;所述外筒體內壁與所述內筒體外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密閉的鼓風腔,所述外筒體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鼓風腔連通的高壓風管,所述內筒體的底部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高壓供水管;
所述內筒體的側壁上設有螺旋向上的且用于將內筒體內的水體霧化的進風孔,在所述內筒體的側壁且對應所述外筒體外部的位置設有用于噴出霧化水的噴灑孔。
進一步,所述外筒體的上設有泄壓裝置。
進一步,所述泄壓裝置包括堵塞件和彈簧,所述堵塞件為“工”型狀,在所述外筒體的頂部設有泄壓孔,所述堵塞件處于所述泄壓孔處,并且所述堵塞件的頂部處于所述泄壓孔上部,所述堵塞件的底部處于所述外筒體內;
所述彈簧抵住所述外筒體頂部內壁與所述堵塞件的底部,并拉緊所述堵塞件的頂部封堵住所述泄壓孔。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及時泄壓,避免外筒體內氣壓過大爆炸。
進一步,所述泄壓裝置處于所述外筒體的頂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降塵噴淋頭提高霧化程度以及噴射路程,最終達到較好的除塵降塵效果,有效的保護混凝土制造現場的環境不被污染。同時通過集水溝將污水送回過濾池,而后在沉淀池中沉淀后再次回收利用,節約水資源,避免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混凝土制造現場的除塵回收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降塵噴淋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降塵噴淋頭的A-A放大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過濾池,221-一號沉淀池,222-二號沉淀池,223-三號沉淀池,224- 四號沉淀池,23-水泵,241-第一水閥,242-第二水閥,243-第三水閥,25- 降塵噴淋頭,26-集水溝,1-外筒體,2-內筒體,3-鼓風腔,4-高壓風管, 5-高壓供水管,6-進風孔,7-噴灑孔,8-堵塞件,9-彈簧,10-泄壓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混凝土制造現場的除塵回收系統,過濾池21、沉淀池、水泵23、水閥、降塵噴淋頭25以及集水溝26,其中,沉淀池包括一號沉淀池221、二號沉淀池222、三號沉淀池223和四號沉淀池224,水閥包括第一水閥241、第二水閥242和第三水閥24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寧市嘉旺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南寧市嘉旺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457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