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噴射閥供料裝置及使用該供料裝置的噴射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44923.3 | 申請日: | 2017-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270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忠;陳克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力橋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C5/02 | 分類號: | B05C5/02;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愉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306 | 代理人: | 林弘毅 |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閔行***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噴射 供料 裝置 使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點膠設備,涉及噴射閥及其供料裝置,尤其是一種自密封螺桿轉子和定子供料裝置以及相應的噴射閥。
背景技術
在電子機械、醫療器械、高精密設備等行業中,噴射閥被用于以非接觸式的將少量或小液滴的高粘性物質分配到基片或工件上,這種高粘性物質一般包括焊劑、焊膏、粘合劑、油、密封聚合物、硅酮等化合物,通常這種高粘性物質在常溫下不會在其自身重力下流動,使用時一般需要注入噴射閥,再由噴射閥以少量或液滴的方式分配到基片或工件上。
現有噴射閥流體供料的結構如圖1所示,采用氣壓直接供料,流體從針筒或者壓力桶直接進入供料入口101,然后經過供料流道102和加熱裝置103輸送到噴射閥的流體腔104和噴嘴105處,在撞針106的作用下,流體從噴嘴105噴射出來。這類的結構使用氣壓控制供料流量,采用加熱的方式控制流體的粘度,從而達到控制流體供料流量的目的。由于溫度波動和氣壓波動原因,會導致供料流量波動,從而造成噴射出來的流體的重量隨之波動。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噴射閥供料裝置及使用該供料裝置的噴射閥,目的在于保證流體供料的穩定。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之一是提供一種噴射閥供料裝置,包括螺桿驅動馬達、減速機、聯軸器、螺桿轉子、螺桿定子以及溫控裝置;所述溫控裝置設有腔體以及與所述腔體相聯通的供料進口和供料出口,所述螺桿定子固定于所述溫控裝置的腔體內,所述螺桿轉子安裝于所述螺桿定子內,所述螺桿轉子的一端通過所述聯軸器與所述減速機、所述螺桿驅動馬達依次連接,所述螺桿轉子的另一端朝向所述供料出口。
依照本實用新型噴射閥供料裝置的一個方面,所述螺桿轉子采用剛性材料制作,所述螺桿定子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依照本實用新型噴射閥供料裝置的一個方面,所述螺桿轉子和所述螺桿定子之間具有自密封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之二是提供一種噴射閥,包括任一上述的噴射閥供料裝置。
依照本實用新型噴射閥的一個方面,包括噴射閥主體,所述噴射閥主體內具有流體腔,所述流體腔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噴射閥供料裝置的供料出口相通的進料口,所述噴射閥主體的底部形成有與所述流體腔相通的噴嘴,所述流體腔內安裝有撞針,所述撞針的一端朝向所述噴嘴,所述撞針的另一端與撞針驅動裝置相連,所述撞針可在所述撞針驅動裝置的帶動下向著所述噴嘴的方向運動并與所述噴嘴貼合或者向著遠離所述噴嘴的方向運動。
依照本實用新型噴射閥的一個方面,所述撞針與所述流體腔的結合處設有密封圈。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種噴射閥供料裝置及使用該供料裝置的噴射閥。本實用新型中的螺桿轉子和螺桿定子之間具有自密封特性,能夠將流體腔的流體壓力和供料入口的流體壓力隔離。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防止撞針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流體被擠壓回到供料流道中,因此能夠保證供料的穩定。螺桿定子外部的溫控裝置能夠保證流體的穩定恒定,防止流體粘度發生波動,進一步增強了流體流量的穩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現有噴射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采用本實用新型供料裝置的噴射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噴射閥供料裝置的及使用該供料裝置的噴射閥。圖2左側為噴射閥供料裝置,右側為噴射閥主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力橋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力橋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449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輕量化機器人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機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