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麥蛾成蟲收集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43002.5 | 申請日: | 2017-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530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阿克旦·吾外士;劉建;克里木·伊明;丁瑞豐;古麗夏提;李海強;阿布都克尤木·卡德爾;王冬梅;賽麗蔓·馬木提;李號賓;托合提·艾買提;徐遙;杜蘭英;阿依木妮莎·拜克熱;潘洪生;丁愛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M1/04 | 分類號: | A01M1/04;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新科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65107 | 代理人: | 李振中 |
| 地址: | 830091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麥蛾 成蟲 收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植保機械領域,涉及一種麥蛾成蟲收集箱。
背景技術
在繁殖赤眼蜂、草蛉等天敵昆蟲過程中,可將麥蛾卵作為中間寄主。室內大批量繁殖麥蛾,收集麥蛾成蟲是一項關鍵技術,也是較難操作的。目前麥蛾成蟲收集完全依賴于手工作業,人工收集麥蛾成蟲的原理:將大麥放在廣口玻璃罐里,等麥蛾羽化后,利用人工吸蟲器吸取的方法收集麥蛾成蟲,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成本高,易疲勞,耗時長,且容易使麥蛾受傷。麥蛾成蟲收集作業已經困擾著麥蛾規模化繁殖技術發展,因此在麥蛾規模化繁殖過程中急需一種麥蛾成蟲收集設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麥蛾成蟲收集箱,利用麥蛾成蟲逆趨光性自動收集麥蛾成蟲,工作效率高,不會使麥蛾成蟲受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麥蛾成蟲收集箱,包括底部裝有支撐腿的箱體,箱體的前壁敞開并設置著玻璃門,箱體的左右側壁、箱體的頂壁以及箱體的后壁均封閉,箱體的底部中心處設置著漏斗,箱體頂部內設置著照明燈,箱體內豎向均布間隔設置著羽化匣,羽化匣為扁平箱體狀,羽化匣的頂面敞開,羽化匣的其余五個匣壁上均分別設置著篩孔,玻璃門與羽化匣的前壁之間留有空隙構成逆光區。
所述的羽化匣為10個。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繁殖麥蛾的大麥放入羽化匣內,再將羽化匣豎向均布間隔放置于收集箱箱體內。關好門。等大麥在羽化匣內存放一段時間后,麥蛾成蟲羽化,從篩孔中向外飛出。由于麥蛾成蟲有怕光的特性,因此麥蛾成蟲不會靠近玻璃門,他們會向黑暗的箱體底部集中,此時再打開箱體內頂部的照明燈,麥蛾成蟲就會更進一步向下飛行,直至進入箱體底部黑暗的漏斗內,打開漏斗底部的閘板,即可用塑料袋進行麥蛾成蟲的收集作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利用麥蛾成蟲逆趨光性自動收集麥蛾成蟲,工作效率高,不會使麥蛾成蟲受傷。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羽化匣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麥蛾成蟲收集箱,如圖1、圖2、圖3所示,包括底部裝有支撐腿1的箱體,箱體的前壁敞開并設置著玻璃門4,箱體的左右側壁、箱體的頂壁以及箱體的后壁均封閉,箱體的底部中心處設置著漏斗3,箱體頂部內設置著照明燈8,箱體底部均布間隔設置著滑槽,箱體底部內通過所述的滑槽豎向均布間隔設置著羽化匣2,羽化匣2底部安裝在滑槽內,便于抽拉更換。羽化匣2為扁平箱體狀,用不銹鋼板制成。羽化匣的頂面敞開,羽化匣的其余五個匣壁上均分別設置著篩孔9,玻璃門4與羽化匣2的前壁之間留有空隙構成逆光區5。
所述的羽化匣2為10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新疆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430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自發電引蟲燈
- 下一篇:一種新型捕蚊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