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血液透析用血管穿刺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720142912.1 | 申請日: | 2017-02-17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013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發明(設計)人: | 蔣順忠;胡曉;李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大學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M1/14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黃華蓮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液 透析 血管 穿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血液透析用血管穿刺裝置。
背景技術
臨床上許多治療方式需要施行血管穿刺,有的血管穿刺是為了進行介入性治療操作,通過穿刺便于將導絲、導管、藥物或其他器械引入血管遠處病灶施展治療,還有的血管穿刺是為了引出患者血液建立體外循環通路,對血液進行相應的治療處理。
簡單的穿刺操作可由普通醫護人員直接將穿刺針對準皮下血管進行穿刺,而復雜的穿刺操作需要豐富的經驗和熟練的技術才能完成,由于不同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存在差別,導致穿刺效果差別很大。此外穿刺操作還可以通過相應的穿刺裝置協助和引導來完成操作.特別的,終末期腎衰竭患者需要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治療頻率大約每周三次,每次都需要進行血管穿刺并引出血液建立體外循環通路,因此要求穿刺裝置結構簡單、低成本。尤其是進行家庭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需要非醫療專業的普通人員施行血管穿刺,因此還要求血管穿刺裝置能簡便易用。
現有公開號為CN105246536A,公開日期為2016年1月13日的中國專利申請“帶有分段式穩定系統的導管組件”就是主要為了進行介入性治療操作而使用,能夠協助血管穿刺,但是裝置操作難度大,需要具有較高專業技術的人員操作。公開號為CN1997317,公開日期為2007年7月11日的中國專利“定位器和傳送設備及其使用方法”還配有引導、定位系統,但結構復雜,且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操作簡單的血液透析用血管穿刺裝置,能為操作者定位血管穿刺點,引導穿刺針穿刺路徑,同時能對穿刺針進行固定,便于不具備較高專業技術的人員操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血液透析用血管穿刺裝置,其包括定位組件及穿刺針組件,所述穿刺針組件包括穿刺針、用于夾緊穿刺針的針夾及固定連接于針夾上的弧形導桿;所述定位組件包括用于固定在穿刺對象肢體上的固定環,所述固定環的內側設有用于定位待穿刺血管的血管定位槽,所述血管定位槽沿固定環的軸向延伸,所述固定環的外側連接有引導塊,所述引導塊上設有用于容納所述導桿穿入的弧形導槽或者導孔。
優選地,所述血管定位槽與導槽或者導孔的中心線處于相同或者相平行的平面上;所述穿刺針與導桿的中心線處于相同或者相平行的平面上。
優選地,所述引導塊呈塊狀,所述引導塊通過粘接或者螺栓連接或者鉚接固定在固定環的外側。
優選地,所述引導塊呈塊狀,所述引導塊與固定環一體成型。
優選地,所述血管定位槽為通槽。
優選地,根據穿刺針的穿刺方向,所述導桿以首先穿入弧形導槽或者導孔的端部為起端,以另一端部為末端,所述導桿的末端設有限位帽。
優選地,所述導桿與針夾之間為螺栓連接。
優選地,所述固定環呈半環形,所述固定環的端部設有通過粘片固定的綁帶。
上述技術方案所提供的一種血液透析用血管穿刺裝置,通過設計固定環,能夠將整個血管穿刺裝置固定于穿刺對象的肢體上進行穿刺操作,保障穿刺操作的安全可靠性;通過設計固定環上的血管定位槽,利用血管定位槽與略凸起的血管對準,為操作者定位血管穿刺點;通過設計固定環上的導槽或者導孔與導桿相配合,能夠引導穿刺針的穿刺路徑,同時能對穿刺針進行固定使復雜的穿刺動作變得簡化,方便不具備熟練專業技術的人員施行穿刺操作,能夠適合家庭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本血管穿刺裝置的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操作簡單,能夠廣泛推廣應用,造福于患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血液透析用血管穿刺裝置的應用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血液透析用血管穿刺裝置的固定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血液透析用血管穿刺裝置的引導塊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定位組件,11-固定環,111-血管定位槽,112-粘片,12-引導塊,121-導槽或者導孔,2-穿刺針組件,21-穿刺針,22-針夾,23-導桿,231-限位帽,3-穿刺對象肢體,4-待穿刺血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大學,未經廣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429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