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封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39046.0 | 申請日: | 2017-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76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悅包裝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33/16 | 分類號: | B65D3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4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袋,特別涉及一種自封袋。
背景技術
自封袋是一種可以不使用任何工具自動封口的包裝袋,常見的有夾鏈式自封袋、不干膠自封袋等。
夾鏈自封袋以聚乙烯和高壓線型聚乙烯(通過吹膜成型,熱切機制袋,制成的一種可以重復封口的塑料袋。常見材質有PE,EVA,PET,復合袋等。
公告號為CN203581569U,公告日為2014.05.07的中國專利《一種夾鏈自封袋》,有關于一種夾鏈自封袋,包括袋體和袋口,其中袋口兩側分別設置有相互配合扣接的凹扣和凸扣,所述凹扣和凸扣相間排列。本實用新型具有節約物料,自封袋口封口更緊,不易開口,且開口處透氣性好的優點。
上述實用新型中通過凸扣和凹扣結合實現封口的作用,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僅僅是扣合連接,使得在凸扣和凹扣之間會存在間隙,密封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封袋,通過內凸條和外凸條之間的連接,并且在頂出條的作用下使內凸條和外凸條之間穩定地貼合,從而提升密封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自封袋,包括設置有開口的袋體,所述袋體的內壁靠近所述開口的兩側相對設置有內凸條和外凸條,所述內凸條包括兩根相對設置且向外側傾斜的限位條,所述外凸條包括兩根相對設置且向內側傾斜的扣合條,所述扣合條之間設置有用于在扣合過程中將限位條頂開的頂出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袋體通過內凸條和外凸條之間的結合,限位條扣合進入到扣合條內,保持開口的穩定關閉,并且在扣合條之間設置有頂出條,將扣入到扣合條之間的限位條頂開,使兩側的限位條分別抵緊在相鄰的扣合條上,對袋體內外的空氣進行隔離,提升密封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頂出條朝向所述內凸條的一側呈尖口狀。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頂出條朝向內凸條的一側呈尖口狀,通過兩側的面對限位條起到引導作用,使限位條緩慢張開,提升限位條的穩定性,從而提升限位條和扣合條扣合過程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內凸條上一體設置有用于連接所述袋體的連接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內凸條上一體設置的連接條提升了與袋體連接處的接觸面積,使得在進行連接時更加牢固,提升內凸條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凸條以及所述頂出條上設置有用于連接所述袋體的連接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外凸條和頂出條上一體設置的連接條提升了與袋體連接處的接觸面積,使得在進行連接時更加牢固,提升外凸條和頂出條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袋體的內壁位于所述開口處的兩側位置相對設置有分口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分口條的設置對袋體的內壁之間進行隔離,使得袋體位于開口處的內壁不會發生貼合,從而便于將袋體的開口處打開,提升了將袋體打開的便捷度和操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袋體的外壁上粘貼有用于進行分類的標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袋體的外壁上粘貼標簽,可以在標簽上作上標記,便于對自封袋進行識別。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限位條和扣合條之間卡接形成連接固定,在尖口狀的頂出條的作用下,對進入到扣合條之間的限位條之間進行分離,使兩側的限位條分別抵緊在兩側的扣合條上,從而提升密封性能。
內凸條和外凸條上均一體設置有連接條,提升與袋體的接觸面積,連接更加牢固。
附圖說明
圖1是袋體的結構圖;
圖2是袋體的剖視圖。
圖中:1、袋體;2、開口;3、內凸條;31、限位條;4、外凸條;41、扣合條;5、頂出條;6、連接條;7、分口條;8、標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自封袋,包括袋體1,在袋體1的一側設置有開口2,用于向袋體1內放置物料以及將物料從袋體1內取出。
袋體1靠近開口2一端的兩側內壁上相對設置有內凸條3和外凸條4,在內凸條3和外凸條4上分別一體設置有連接條6,通過連接條6與袋體1的內壁熱合固定,提升了接觸面積,連接更加牢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悅包裝制品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悅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390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