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蒸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37234.X | 申請日: | 2017-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729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余志勇;徐能;陳明強;唐娟;周楷;孫峰;唐亞平;周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10 | 分類號: | F28D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邵曉麗,胡晶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蒸發器 | ||
1.一種蒸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管殼式換熱部以及汽包,其中,
所述U形管殼式換熱部包括:U形外管以及U形內管,所述U形外管套設于所述U形內管的外部;
所述U形外管上設置有:非相變放熱介質入口以及非相變放熱介質出口,所述非相變放熱介質入口以及所述非相變放熱介質出口用于對U形外管內的非相變放熱介質進行更換,所述非相變放熱介質用于與所述U形內管進行換熱,以將所述U形內管中的液相吸熱介質變為汽相吸熱介質;
所述U形內管的一端通過液相吸熱介質管與所述汽包相連通,用于將所述汽包中的液相吸熱介質注入到所述U形內管中;所述U形內管的另一端通過汽相吸熱介質管與所述汽包相連通,用于將換熱后的所述U形內管中的汽相吸熱介質注入到所述汽包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設置于所述U形管殼式換熱部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外管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U形外管直管部、U形外管彎管部以及第二U形外管直管部;
所述U形內管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U形內管直管部、U形內管彎管部以及第二U形內管直管部;
所述第一U形外管直管部與所述第一U形內管直管部構成所述U形管殼式換熱部的第一直管段,所述第二U形外管直管部與所述第二U形內管直管部構成所述U形管殼式換熱部的第二直管段;
所述第一直管段以及所述第二直管段與地面平行,所述第一直管段在上,所述第二直管段在下;
所述汽包通過所述汽相吸熱介質管與所述第一U形內管直管部相連通, 所述汽包通過所述液相吸熱介質管與所述第二U形內管直管部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相變放熱介質入口設置于所述第一U形外管直管部上,所述非相變放熱介質出口設置于第二U形外管直管部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吸熱介質管上設置有循環泵,所述汽包中的液相吸熱介質通過循環泵向所述第一U形內管直管部輸入液相吸熱介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吸熱介質管上設置有循環泵,所述汽包中的液相吸熱介質通過循環泵向第一U形內管直管部輸入液相吸熱介質。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上設置有液相吸熱介質入口,用于向所述汽包中補充液相吸熱介質;
所述汽包上還設置有汽相吸熱介質出口,用于將所述汽包中的汽相吸熱介質排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相吸熱介質出口在所述汽包上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液相吸熱介質入口在所述汽包上的水平高度。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吸熱介質入口設置于所述汽包的底部;所述汽相吸熱介質出口設置于所述汽包的頂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相吸熱介質管與所述汽包的連接位置高于所述液相吸熱介質管與所述汽包的連接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3723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有引流板的散熱器
- 下一篇:一種抗腐蝕板式換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