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枕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36702.1 | 申請日: | 2017-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773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合一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9/10 | 分類號: | A47G9/10;A61F5/5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輝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睡眠狀態 生理信號傳感器 枕頭 本實用新型 干預裝置 睡眠姿態 控制器 干預 采集 人體生理信號 控制器控制 干預信號 生理信號 預設 調用 體內 輸出 檢測 | ||
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枕頭包括本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本體內的生理信號傳感器、控制器和干預裝置;所述生理信號傳感器采集人體的生理信號發送給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干預裝置輸出干預信號。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枕頭的本體內設置生理信號傳感器,然后通過采集的人體生理信號判斷人體是否處于睡眠姿態,只有人體處于睡眠姿態才會判斷人體的睡眠狀態,檢測到的人體睡眠狀態更加準確,然后再根據睡眠狀態調用預設的干預策略干預人體的睡眠狀態,干預效果更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睡眠管理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枕頭。
背景技術
現有的睡眠干預方法,主要是干預人體打鼾,通過震動、電擊等方式刺激人體,以達到止鼾的效果,比如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僅僅通過在手腕傳感心律和輾轉很難正確判斷人體是否處于睡握狀態以及睡眠區間,一些干擾信號也容易使智能手環或智能手表等誤判為人體處于打鼾狀態等,影響用戶的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可以有效對人體睡眠狀態進行干預的枕頭。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首先提出一種枕頭,包括本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本體內的生理信號傳感器、控制器和干預裝置;
所述生理信號傳感器采集人體的生理信號發送給所述控制器,控制器根據所述生理信號判斷人體的睡眠狀態,并根據所述睡眠狀態生成對應的控制命令控制所述干預裝置輸出干預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生理信號傳感器包括壓電薄膜,所述壓電薄膜包括多個,按照預設形狀布設在所述本體外表面或貫穿設置在本體的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干預裝置包括震動器和/或音頻播放器。
進一步地,所述震動器包括柔性物體包裹的偏心電機、線性馬達、電磁震動器或音圈。
進一步地,所述枕頭還包括計時裝置,所述計時裝置設置于所述本體內,并發送時間信號給所述控制器。
進一步地,所述枕頭還包括藍光發射器,所述藍光發射器設置于所述本體的外側側邊;
所述控制器接收計時裝置發送給的時間信號為藍光發射時間時,控制所述藍光發射器發射藍光促進人體夜晚時分泌褪黑素。
進一步地,所述枕頭還包括無線發射/接收裝置,所述無線發射/接收裝置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枕頭,通過在枕頭的本體內設置生理信號傳感器,然后可以通過采集的人體生理信號判斷人體是否處于睡眠姿態(頭部壓迫于枕頭的本體上),只有人體處于睡眠姿態才會判斷人體的睡眠狀態,檢測到的人體睡眠狀態更加準確,然后再根據睡眠狀態調用預設的干預策略干預人體的睡眠狀態,干預效果更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枕頭的結構示意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枕頭的結構示意框圖;
圖3位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利用上述枕頭進行睡眠干預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枕頭,包括本體10,以及設置在所述本體10內的生理信號傳感器20、控制器30和干預裝置40;上述生理信號傳感器20采集人體的生理信號發送給所述控制器30,控制器30根據所述生理信號判斷人體的睡眠狀態,并根據所述睡眠狀態生成對應的控制命令控制所述干預裝置40輸出干預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合一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合一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367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