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傳熱管微震磨損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31205.2 | 申請日: | 201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794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程瑞松;田本鑒;繆勇;劉建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航空材料結構檢測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56 | 分類號: | G01N3/56;G01N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工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1104 | 代理人: | 繆利明 |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熱 管微震 磨損 試驗裝置 | ||
1.傳熱管微震磨損試驗裝置,包括加載支架機構和傳熱管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支架機構包括固定于試壓機上夾頭下方的支架主體,所述支架主體的兩側板的內部對稱開設兩個軸承滑槽;
所述試驗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支架主體內的斜面加載機構,所述斜面加載機構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支承板、支承塊、測力傳感器和第一單面斜塊及與所述第一單面斜塊相對且固定于支架主體內的第二單面斜塊,所述第一單面斜塊和第二單面斜塊之間設置恒力加載塊,所述恒力加載塊的底部加載垂直荷載;
所述支承塊的兩側面對稱安裝一組第一滾珠軸承,所述第一單面斜塊的兩側面對稱安裝一組第二滾珠軸承,所述第一滾珠軸承和第二滾珠軸承嵌設于軸承滑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塊的頂部安裝調整螺釘,所述調整螺釘具有圓弧形頂部,所述圓弧形頂部與支架主體的內側頂部相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單面斜塊和第二單面斜塊相對的斜面上分別具有對稱的圓弧形凸起,所述恒力加載塊的底部兩側具有對稱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與圓弧形凸起分別相切,形成線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力加載塊具有圓球形底部,所述圓球形底部分別與所述第一單面斜塊和第二單面斜塊的斜面相切,形成點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單面斜塊兩側的支架主體上分別固定安裝一個限位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塊與測力傳感器之間通過雙頭螺桿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支架機構還包括定位固定于試驗機上夾頭上的第一連接桿,固定于所述第一連接桿下端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與支架主體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熱管固定機構包括傳熱管支架,固定于所述傳熱管支架上的板梁和通過所述板梁固定的傳熱管組件,所述傳熱管支架的底部連接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定位固定于試驗機的下夾頭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梁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固定腿和第二固定腿,所述第一固定腿和第二固定腿上分別開設第一圓孔和第二圓孔;
所述傳熱管組件包括傳熱管,所述傳熱管兩端分別裝入第一芯軸和第二芯軸,所述第一芯軸和第二芯軸夾緊傳熱管;
所述第一芯軸的末端與第一圓孔間隙配合,所述第二芯軸的末端穿過第二圓孔并固定在第二固定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航空材料結構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航空材料結構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3120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區間長距離大批量電線敷設裝置
- 下一篇:線材理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