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龍韻二胡專用腰托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31010.8 | 申請日: | 201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218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循霄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循霄 |
| 主分類號: | G10D3/18 | 分類號: | G10D3/1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35213 | 代理人: | 方傳榜,俞蘭周 |
| 地址: | 354599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胡 專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樂器輔助工具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龍韻二胡專用腰托。
背景技術
自明末起,隨著拉弦樂器的不斷崛起,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二胡大師劉天華先生對二胡進行了實際性的改革,使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而出,曾為了獨特的演奏樂器。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二胡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發展迅速。各種新穎的演奏方式和演奏技巧層出不窮,最具創造性的就是站立演奏,由青年二胡演奏家王曉南女士最先嘗試這一獨特的演奏方式,深受廣大二胡愛好者的青睞,使二胡在演奏風格上了新的階段。站立演奏不可缺少的就是腰托,腰托的設計是否合理最為關鍵,直接影響演奏效果。
如圖2、圖3和圖4所示,龍韻二胡系純手工制作,突破了傳統工藝。龍韻二胡大體包括琴頭(圖中未畫出)、琴桿a、琴筒b、琴托c和琴弦d,其中琴托c上設有一對通孔c1。目前人們使用繩索穿過兩通孔c1將琴托c捆綁于腰部來站立演奏,雖然龍韻二胡的琴托c采用的是獨創的雙層厚底托造型,可以使琴在使用過程中更平穩,但是這種繩索穿孔捆綁固定的方式還不夠牢固,并且佩戴和卸載起來極為不便。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專門用于龍韻二胡的腰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龍韻二胡專用腰托,目的在于解決現有人們在使用龍韻二胡時使用繩索穿過琴托的兩通孔將琴托捆綁于腰部來站立演奏,這種固定方式不夠牢固,并且佩戴和卸載起來極為不便。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由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一種龍韻二胡專用腰托,包括U型薄板、連接桿和兩個U型細桿,所述U型薄板的一端沿其寬度方向設有一通孔,所述連接桿的中部可轉動地穿設于通孔內,連接桿的兩端各設有一所述U型細桿。
進一步,所述連接桿和兩個U型細桿一體成型。
進一步,所述U型薄板外側表面貼有一層皮革。
進一步,所述U型細桿與連接桿相互連接的一端套設有塑膠管。
進一步,所述通孔由U型薄板的端部彎曲而成。
其一、本實用新型包括U型薄板、連接桿和兩個U型細桿, U型薄板的一端沿其寬度方向設有一通孔,連接桿的中部可轉動地穿設于通孔內,連接桿的兩端各設有一上述U型細桿。使用時,將兩個U型細桿的自由端從琴托的一側對應穿入琴托的兩個通孔內,將U型薄板旋轉至琴托的另一側,再將U型薄板1開口朝下地插入并掛置于演奏者腰部的皮帶或腰帶等物件上,最終使龍韻二胡掛置并固定于腰部,方便人們進行站立演奏。上述設計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無一顆螺絲、螺母等固件,整體干凈漂亮。
其二、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桿的中部可轉動地穿設于通孔內。可見,本實用新型可以折疊,折疊起來后大小不如一包香煙的體積,小巧美觀,攜帶方便。實用性強,可以使用配合任何的腰帶,彩帶,繩索等使用,佩戴和拆卸方便,演奏時不會隨二胡運弓而左右擺動,大大提高了演奏者的水平和自信。本實用新型用機械可以沖壓成型,無需焊接。
其三、本實用新型中,U型薄板外側表面貼有一層皮革;U型細桿與連接桿相互連接的一端套設有塑膠管。皮革和塑膠管可以更好的保護琴筒。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龍韻二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安裝于龍韻二胡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4為本實用新型安裝于龍韻二胡的結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3和圖4,一種龍韻二胡專用腰托,包括U型薄板1、連接桿31和兩個U型細桿32。其中,U型薄板1的一端沿其寬度方向設有一通孔31,連接桿31的中部可轉動地穿設于通孔31內,并且連接桿31的兩端各設有一U型細桿32。
參照圖1、圖3和圖4,作為優選方案:連接桿31和兩個U型細桿32一體成型,可以為鐵制品、鋼制品等。作為優選方案:通孔31由U型薄板的端部彎曲而成。
參照圖1、圖3和圖4,作為優選方案:U型薄板1的寬度為60mm,U型薄板1從通孔11到其中間的彎曲部長度為55mm。當然U型薄板1的尺寸并不局限于此,U型薄板1和U型細桿32的大小尺寸需要根據所配龍韻二胡的大小尺寸而定。
參照圖1、圖2、圖3和圖4, U型薄板1外側表面貼有一層皮革4。層皮革4起緩沖作用,避免琴托c1與U型薄板1相接觸的部位受損。
參照圖1、圖2、圖3和圖4, U型細桿32與連接桿31相互連接的一端套設有塑膠管5。塑膠管5起緩沖作用,避免琴托c1底部與U型細桿32相接觸的部位受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循霄,未經張循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310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