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反應釜噴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27821.0 | 申請日: | 2017-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445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程正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池州東升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4/00 | 分類號: | B01J4/00;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指南針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 地址: | 247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應 釜噴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反應釜噴料裝置。
背景技術
反應釜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食品,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烴化、聚合、縮合等工藝過程的壓力容器。當反應原料一種為液體,一種為粉末時,一般直接將粉末投入反應釜中的液體內,通過長時間的攪拌,使得粉末與液體充分混合后進行反應,由于直接投入粉末,使得粉末堆積,需要長時間攪拌才能分散混合,導致反應周期邊長,生產效率低下。鑒于上述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反應釜噴料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反應釜噴料裝置,來解決直接投料導致粉末堆積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反應釜噴料裝置,包括外管、外堵頭、內管、內堵頭、進料管、聚料漏斗、第一端蓋、吹管、第二端蓋、限位機構、沿所述第二端蓋對稱布置數量為2件的操作桿,所述的外堵頭位于外管左側,所述的外堵頭與外管螺紋相連,所述的內管位于外管內側,所述的內管與外管間隙相連,所述的內堵頭位于內管左側且位于外堵頭右側,所述的內堵頭與內管焊接相連且與外堵頭間隙相連,所述的進料管位于外管上端右側,所述的進料管與外管焊接相連,所述的聚料漏斗位于進料管內側上端,所述的聚料漏斗與進料管焊接相連,所述的第一端蓋位于內端蓋右側,所述的第一端蓋與內端蓋螺紋相連,所述的吹管一端伸入內管內側且貫穿第一端蓋,所述的吹管與內管活動相連且與第一端蓋焊接相連,所述的第二端蓋位于外管右側且被內管貫穿,所述的第二端蓋與外管間隙相連且與內管焊接相連,所述的限位機構貫穿第二端蓋,所述的限位機構與第二端蓋螺紋相連,所述的操作桿位于第二端蓋外側,所述的操作桿與第二端蓋螺紋相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如下:
進一步的,所述的外管還設有法蘭,所述的法蘭位于外管外側,所述的法蘭與外管焊接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外管還設有若干第一漏料孔,所述的第一漏料孔位于外管下端,所述的第一漏料孔貫穿外管。
進一步的,所述的外管還設有若干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位于外管右側,所述的限位槽不貫穿外管。
進一步的,所述的外堵頭還設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與外堵頭緊配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內管還設有若干第二漏料孔,所述的第二漏料孔位于內管下端,所述的第二漏料孔貫穿內管。
進一步的,所述的吹管還設有擴張部,所述的擴張部位于吹管左側,所述的擴張部與吹管焊接相連,擴張部用于擴大吹管直徑,從而將內管內的粉料均勻吹出。
進一步的,所述的限位機構還包括限位桿、彈簧、堵頭,所述的限位桿貫穿第二端蓋,所述的限位桿與第二端蓋間隙相連,所述的彈簧位于限位桿下端,所述的彈簧與限位桿活動相連,所述的堵頭位于彈簧下端且位于第二端蓋下端,所述的堵頭與彈簧活動相連且與第二端蓋螺紋相連,手持操作桿轉動第二端蓋,設置在限位機構上的彈簧進一步壓縮,當限位桿落入相鄰的限位槽內時,彈簧的彈性力將限位桿與限位槽壓緊,從而調節內管轉動角度。
進一步的,所述的操作桿還設有橡膠護套,所述的橡膠護套位于操作桿外側,所述的橡膠護套與操作桿緊配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反應釜噴料裝置,工作時,粉末經聚料漏斗落入內管內,向吹管泵入壓縮空氣,高壓空氣將聚料漏斗落下的粉末先后經設置在內管上的第二漏料孔及設置在外管上的第一漏料孔吹出,調節時,手持操作桿轉動第二端蓋,限位機構與限位槽相互配合對內管角度進行調整,從而調節第二漏料孔與第一漏料孔的重合程度,進而調整粉末流速,從而調節粉末噴出范圍。該裝置結構簡單,能自動將粉末打散噴出,且噴出范圍可調,使得噴出的粉末均勻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吹管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本實用新型局部放大圖
外管1外堵頭2
內管3內堵頭4
進料管5聚料漏斗6
第一端蓋7吹管8
第二端蓋9限位機構10
操作桿11 法蘭101
第一漏料孔102限位槽103
密封圈201第二漏料孔301
擴張部801限位桿1001
彈簧1002 堵頭1003
橡膠護套1101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池州東升藥業有限公司,未經池州東升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278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