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顆粒物檢測裝置及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26561.5 | 申請日: | 2017-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109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明(設計)人: | 邸云彩 | 申請(專利權)人: | 邸云彩 |
| 主分類號: | G01N15/06 | 分類號: | 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372 | 代理人: | 宋建平 |
| 地址: | 2322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顆粒 檢測 裝置 及其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顆粒物檢測裝置及其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行業得到迅速發展,隨之而來便是各種顆粒物帶來的環保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未經任何處理的廢氣直接排到大氣中,不僅對城市大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同時也嚴重危害了居民的身體健康。
為了加強對企業排放出的廢氣顆粒物進行監管,環保部門采用顆粒物檢測裝置對各個企業排放出的顆粒物進行檢測。現有的顆粒物檢測裝置通過傳感器檢測出廢氣中顆粒物的濃度。
然而,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由于廢氣中不僅僅包含細小的顆粒物,其還包含水滴、油滴物質及大顆粒物。現有顆粒物檢測裝置在檢測顆粒物濃度的過程中,經常因為廢氣中包含大顆粒物或水滴或油滴物質而導致其檢測結果不精確、工作不可靠,并且現有顆粒物檢測裝置尚未對檢測的氣體進行處理便排放至大氣,從而造成環境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個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顆粒物檢測裝置及其系統,其解決了現有顆粒物檢測裝置工作不可靠以及不環保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在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顆粒物檢測裝置,所述顆粒物檢測裝置包括:
用于對待檢測氣體進行預過濾的第一過濾單元;
用于檢測經過預過濾后待檢測氣體中的顆粒物濃度的檢測單元,所述檢測單元的氣體入口與所述第一過濾單元的氣體出口連接;
用于處理所述檢測單元輸出的檢測數據的處理單元,其與所述檢測單元連接;
用于過濾經過檢測后的待檢測氣體的第二過濾單元,所述檢測單元的氣體出口與所述第二過濾單元的氣體入口連接;
用于抽取經過所述第二過濾單元過濾后的待檢測氣體的抽氣單元,所述第二過濾單元的氣體出口與所述抽氣單元的氣體入口連接。
可選地,所述顆粒物檢測裝置還包括:
第一導管,其一端與所述第一過濾單元的氣體入口連接,其另一端為自由端;
開關單元,其設置于所述第一導管上,并且與所述處理單元連接,用于根據所述處理單元發送的控制信號,控制第一導管的導通狀態。
可選地,所述顆粒物檢測裝置還包括:
用于顯示檢測狀態的顯示面板,其與所述處理單元連接,并且所述顯示面板設置有進氣口;
所述第一導管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進氣口。
可選地,所述顆粒物檢測裝置還包括:
無線通信模塊,其與所述處理單元連接。
可選地,所述顆粒物檢測裝置還包括:
第二導管,其一端與所述抽氣單元的氣體出口連接,其另一端為自由端;
傳感器模塊,其設置于所述第二導管的另一端,并且與所述處理單元連接。
可選地,所述檢測單元包括:
下殼體,其內部設置有測量室、與所述測量室連通的第一通光孔和第二通光孔;
激光發生器,設置于所述下殼體的一端內,并且所述激光發生器發射的激光從所述第一通光孔進入所述測量室內,并且從所述第二通光孔穿出,進入消光室;
分級測量元件,所述分級測量元件設置于所述測量室內,并且所述分級測量元件位于與所述激光發生器的光路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分級測量元件包括至少兩個光敏傳感器。
可選地,所述下殼體還設置有測量氣體輸入口和測量氣體輸出口,所述測量氣體輸入口和測量氣體輸出口均與所述測量室連通,并且所述測量氣體輸入口的直徑小于所述測量氣體輸出口的直徑。
可選地,所述顆粒物檢測裝置還包括:
第一光闌組件,所述第一光闌組件設置于所述激光器發生器和所述測量室之間,所述第一光闌組件上開設有第一消光孔,所述第一消光孔位于所述激光發生器的光路路徑上。
可選地,所述顆粒物檢測裝置還包括:
第二光闌組件,所述第二光闌組件設置于所述測量室遠離所述第一光闌組件的一側,所述第二光闌組件上開設有第二消光孔,所述第二消光孔位于所述激光發生器的光路路徑上。
在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顆粒物檢測系統,所述顆粒物檢測系統包括所述的顆粒物檢測裝置及服務器,所述服務器與所述顆粒物檢測裝置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邸云彩,未經邸云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265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