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型材擠壓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22686.0 | 申請日: | 2017-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94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郭子超;蘇祖永;陳誼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堅美鋁型材廠(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堅美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25/02 | 分類號: | B21C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華博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李冬梅,苗源 |
| 地址: | 52823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擠壓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型材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型材擠壓模具。
背景技術
在生產有內腔的型材時,擠壓筒內的金屬流到分流模,被分流孔間模橋分成多股金屬流,在上、下模之間的焊合室重新焊合成型。在焊合過程中,由于焊合室內不能產生足夠大的靜壓力、或者從分流孔流向焊合室的多股金屬的軸向流速不同、或者在焊合過程沒結束時金屬就流入模孔,這幾種常發情況都會使型材產生沒有完全焊合的缺陷,尤其在型材進行陽極氧化著色后,表面會產生貫穿首尾的白色或者黑色條紋,嚴重影響產品外觀質量、甚至會導致型材報廢。如何將分流模的焊合線位置調整到型材的邊角位置以減輕對外觀造成的影響,始終是型材擠壓的技術難點。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面描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解決以上問題的型材擠壓模具。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提供能夠有效將型材表面的焊合線位置調整到型材邊角的擠壓模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型材擠壓模具,所述型材擠壓模具包括第一擠壓部,所述第一擠壓部包括依次分布設置的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第三分流孔和第四分流孔,其中,所述第一分流孔和所述第三分流孔不對稱設置,所述第二分流孔和所述第四分流孔不對稱設置,且所述第二分流孔的寬度大于所述第四分流孔的寬度。
其中,所述第一分流孔和所述第二分流孔之間設置有第一分流橋,所述第二分流孔和所述第三分流孔之間設置有第二分流橋,所述第三分流孔和所述第四分流孔之間設置有第三分流橋,所述第四分流孔和所述第一分流孔之間設置有第四分流橋。
其中,所述第一分流橋和所述第二分流橋之間的夾角為120度,所述第二分流橋和所述第三分流橋之間的夾角為100度,所述第三分流橋和所述第四分流橋之間的夾角為70度。
其中,所述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二分流孔、所述第三分流孔和所述第四分流孔之間的截面積比為1.3:1.1:1:1.1。
其中,所述型材擠壓模具還包括第二擠壓部,所述第二擠壓部位于所述第一擠壓部的下方,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五分流孔、第六分流孔、第七分流孔和第八分流孔,其中,所述第五分流孔與所述第七分流孔不對稱設置,且與所述第三分流孔相鄰設置、分別位于所述型材擠壓模具的中心的兩側;所述六分流孔與所述第八分流孔不對稱設置,且所述第六分流孔的寬度大于所述第八分流孔的寬度。
其中,所述第五分流孔和所述第六分流孔之間設置有第五分流橋,所述第六分流孔和所述第七分流孔之間設置有第六分流橋,所述第七分流孔和所述第八分流孔之間設置有第七分流橋,所述第八分流孔和所述第五分流孔之間設置有第八分流橋。
其中,所述第五分流橋和所述第六分流橋之間的夾角為120度,所述第六分流橋和所述第七分流橋之間的夾角為100度,所述第七分流橋和所述第八分流橋之間的夾角為70度,所述第八分流橋和所述第五分流橋之間的夾角為70度。
其中,所述第五分流孔、所述第六分流孔、所述第七分流孔和所述第八分流孔之間的截面積比為1:1.1:1.2:1.1。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型材擠壓模具通過調整分流孔的位置和相對大小,實現對不同分流孔內的金屬流的流動配比進行調整,從而將焊合線的位置調整至型材邊角的位置,避免型材在裝飾面出現焊合線的缺陷,提高產品質量。
參照附圖來閱讀對于示例性實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清晰。
附圖說明
并入到說明書中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且與描述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這些附圖中,類似的附圖標記用于表示類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型材擠壓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調整前的型材焊合線位置示意圖;
圖3示出了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型材擠壓模具生產的型材的焊合線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堅美鋁型材廠(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堅美鋁業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堅美鋁型材廠(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堅美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226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丙烯共聚物微孔發泡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微孔發泡密封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