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輛底護板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22533.6 | 申請日: | 2017-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691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謝超;耿文龍;徐達;秦霞;唐金平;荊磊;丁鵬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20 | 分類號: | B62D25/20;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1013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底護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底護板和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經濟水平的普遍提高,擁有車輛的用戶越來越多,車輛已經成為人們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當車輛的行駛路況比較惡劣時,底盤的一些零部件例如發動機或者排氣管等容易發生磕碰,導致這些零部件受到損壞。為了保護這些零部件,車輛可以安裝底護板,但是現有的底護板都是一整塊大面積的底護板,這樣導致底護板的強度比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輛底護板和車輛,以解決車輛底護板強度比較低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底護板,包括:
第一底護板、第二底護板和第三底護板;
其中,所述第一底護板包括第一前護板、第一中護板和第一后護板,所述第二底護板包括第二前護板、第二中護板和第二后護板,所述第三底護板包括第三前護板、第三中護板和第三后護板;
所述第一后護板與所述第二前護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二后護板與所述第三前護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一前護板與所述第三后護板設有固定結構。
可選的,所述第一前護板與所述第一后護板平行,且所述第一前護板與所述第一后護板存在高度差。
可選的,所述第一中護板上開設有凹槽。
可選的,所述第二中護板呈梯形,且所述梯形的上底與所述第二前護板連接,所述梯形的下底與所述第二后護板連接。
可選的,所述第二中護板上設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所述第二中護板焊接,所述加強筋一端延伸至所述梯形的上底,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梯形的下底。
可選的,所述加強筋的個數為兩條,且分別與所述上底垂直。
可選的,所述加強筋上設有固定孔。
可選的,所述第二中護板上開設有散熱孔。
可選的,所述固定結構為螺孔。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車輛,包括上述車輛底護板。
這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車輛底護板,包括:第一底護板、第二底護板和第三底護板;其中,所述第一底護板包括第一前護板、第一中護板和第一后護板,所述第二底護板包括第二前護板、第二中護板和第二后護板,所述第三底護板包括第三前護板、第三中護板和第三后護板;所述第一后護板與所述第二前護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二后護板與所述第三前護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一前護板與所述第三后護板設有固定結構。這樣,通過三塊底護板組合來保護車輛的底部零件,每一塊小板的強度都要比一整塊大板的強度要大,這樣總體提高了底護板的強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車輛底護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車輛底護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車輛底護板的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車輛底護板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車輛底護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車輛底護板包括:第一底護板1、第二底護板2和第三底護板3;其中,所述第一底護板1包括第一前護板11、第一中護板12和第一后護板13,所述第二底護板2包括第二前護板21、第二中護板22和第二后護板23,所述第三底護板3包括第三前護板31、第三中護板32和第三后護板33;所述第一后護板13與所述第二前護板21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二后護板23與所述第三前護板31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一前護板11與所述第三后護板33設有固定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225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翼子板的支架組件以及車輛
- 下一篇:地板組件和具有它的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