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兩用改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19982.5 | 申請日: | 2017-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476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景艷俠;何瑞;袁力;吳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通威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10 | 分類號: | A01K63/1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謝一平,曾克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兩用 改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漁業中改善塘底環境的改底機,特別是一種兩用改底機。
背景技術
在漁業養殖的過程中,大量的氮殘留在殘餌、糞便等物質中,沉于塘底,在塘底長期缺氧的情況下,塘底的氮進行各種生化反應,釋放有害物質。有害物質超過一定水平會危害水產品生長,甚至造成死亡,所以需要定期對水底淤泥進行處理。
傳統清除淤泥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大型固定的機械設備對淤泥進行吸出清理。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號為CN202039402,公開日為2011年11月16日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底淤泥清除裝置,它包括抽吸泵,該抽吸泵的入口上由抽吸管依次串聯連接一旋流泥水分離器和抽吸罩,出口由排水管與射流噴嘴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吸罩為一內徑大于抽吸管內徑的圓柱筒,其上頭向內收縮并與抽吸管對接,下頭為向內收縮的抽吸口,中部形成砂石沉降區;所述射流噴嘴伸進抽吸罩并延伸至所述的抽吸口的中央。該裝置可清除水底淤泥并將砂石保留在原地。但是隨著清淤要求的提高,也出現了一些采用活動吸泥口進行吸泥的裝置,主要采用活動吸泥口方式,但還是固定方式,受吸泥區域限制。后來還出現了一些可以活動的吸泥裝置,但結構都較為復雜,而且功能單一,不能完成清淤和改底兩種任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可安裝清淤管的兩用改底機,整體體積小,重量輕,可在水面靈活移動,適應不同面積和深度的池塘,根據塘底淤泥的情況,可選擇使用清淤功能或者改底功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兩用改底機,包括浮船、機架,所述機架與浮船連接,所述機架上安裝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進水口連接吸淤管,水泵的出水口與出水管連接,出水管上端與噴污口可拆卸連接或者與清淤管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浮船有兩個,并排間隔設置,所述水泵位于兩個浮船之間。
優選的,兩個浮船的外側均連接有水下推進器,所述水下推進器外圍設有金屬防護網,所述金屬防護網與機架焊接連接。
優選的,所述噴污口包括噴頭、連接部、接頭,所述噴頭、連接部、接頭從上至下依次連通,噴頭內側壁為倒錐面,所述接頭下端與出水管上端適配。
進一步的,所述噴頭的側壁設有夾層,所述夾層的下部與噴頭內腔連通,所述噴頭的頂面設有條形孔,所述條形孔與夾層連通。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防護蓋,所述防護蓋罩住水泵,所述防護蓋位于浮船上方,所述出水管穿過防護蓋的頂面。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用于控制浮船運動和水泵工作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通過電纜與水下推進器和水泵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箱設有控制浮船運動的操作手柄。
進一步的,所述電纜上間隔固定有若干浮漂。
優選的,所述吸淤管的下端連接吸淤口,所述吸淤口裝有濾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具有清淤和改底兩種功能。當塘底淤泥沉積過多,需要清理轉移,可安裝清淤管將塘底淤泥輸送到其他區域進行處理。當塘底淤泥沉積量少,僅需改變底部環境時,可安裝噴污口將塘底淤泥直接噴灑出來,可將底泥中的還原物質快速氧化,讓有毒有害物質快速飄散,以增加底層泥土的溶氧。同時,底泥降落到池塘后又可與中、上層水體中的飽和溶氧解除使得泥土繼續被氧化,以達到快速提高底泥的氧化性。此外,在物理揚灑作用的同時還可把底泥中不易釋放的可溶性營養鹽釋放到水體中,對提高池塘藻類的光合作用和好氧菌的生長有促進作用。最終達到提高池塘初級生產力和水體自凈力的綜合效果。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重量輕,安裝、移塘、操作都非常方便,可在水面靈活移動。
3、本實用新型可適應不同面積和深度的池塘。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的軸向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2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為:1吸淤口,2吸淤管,3水泵,4水下推進器,5浮船,6防護蓋,7噴污口,8清淤管,9控制箱,10出水管,11電纜,12浮漂。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通威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通威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199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路裝置以及顯示裝置
- 下一篇:顯示設備和校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