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車避震器的防塵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19644.1 | 申請日: | 2017-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719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葉錦羽;陳德練;張勇慧;林景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福啟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52 | 分類號: | F16J15/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112 福建省福州市閩***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車 避震器 防塵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車避震器的配件。
背景技術
一般在車輛上都會安裝有避震器,避震器可以用來緩解路面帶來的沖擊,迅速吸收顛簸時產生的震動,使車輛恢復到正常行駛狀態同時也保證駕駛的舒適性,但是由于避震器的結構敏感性以及其安裝位置的特殊性,一般為了保護避震器,提高其實際的使用壽命,都會在避震器外套設上防塵套,借以用來阻擋路面上的砂石刮花避震器零部件的表面。
通常在避震器套設上防塵套之后,都要對防塵套的兩端進行固定,現有技術中的固定方式是直接拿小卡絲纏繞在防塵套上,并不斷擰緊,借以將其固定在避震器上。由于卡絲的硬度較大且其在防塵套上的作用面積較小,因此長時間使用后,卡絲會破壞防塵套該部位,甚至使得該部位被截斷,此外由于防塵套和卡絲并不是一體式連接的,在套好防塵套后還要特地找其固定作用的卡絲較為繁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相對應的技術方案,且盡可能進行優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護避震器且能起到較好連接的機車避震器的防塵套。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機車避震器的防塵套,所述防塵套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具有一定彈性的緊固條,緊固條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防塵套上,另一端相對防塵套的一面設置有可以粘合在緊固條外表面的粘合層。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操作人員將防塵套套設在避震器外表面之后,可直接拉住緊固條,將緊固條抽緊并同時纏繞在防塵套的外表面上,最后通過設置在緊固條一端的粘合層,將完成纏繞拉緊固定的緊固條,直接粘結固定在其自身的外表面上,由此不僅很好的實現了固定,并且不會對防塵套造成過多的破壞,此外由于緊固條是直接固定在防塵套端口處的,在后續固定的時候也無需再繁瑣的去找固定件。
本技術方案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防塵套端口相對緊固條的位置處連接有若干卡口。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在緊固條纏繞的過程中固定住緊固條的纏繞相對位置,避免其繞偏。進一步優化了本技術方案。
本技術方案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粘合層的外表面連接有隔離層。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隔離層的設置可以很好的保護粘結層。
本技術方案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緊固條的長度至少長于防塵套端口周長的兩倍。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緊固條長度若過短很難起到較好的緊固作用,因此緊固條的長度不可過短。
本技術方案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防塵套外設置有一層熒光層。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機車在行進的過程中不免會發生問題,倘若是在光線較暗的夜晚,使用者可以借助防塵套的熒光很好的判斷避震器的具體位置,借此推測其他部件的位置。進一步優化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緊固條部分結構剖視圖。
圖中:1、防塵套;2、緊固條;3、粘合層;4、隔離層;5、卡口。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機車避震器的防塵套,所述防塵套1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具有一定彈性的緊固條2,緊固條2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防塵套1上,另一端相對防塵套1的一面設置有可以粘合在緊固條2外表面的粘合層3。在操作人員將防塵套1套設在避震器外表面之后,可直接拉住緊固條2,將緊固條2抽緊并同時纏繞在防塵套1的外表面上,最后通過設置在緊固條2一端的粘合層3,將完成纏繞拉緊固定的緊固條2,直接粘結固定在其自身的外表面上,由此不僅很好的實現了固定,并且不會對防塵套1造成過多的破壞,此外由于緊固條2是直接固定在防塵套1端口處的,在后續固定的時候也無需再繁瑣的去找固定件。
所述防塵套1端口相對緊固條2的位置處連接有若干卡口5,可以在緊固條2纏繞的過程中固定住緊固條2的纏繞相對位置,避免其繞偏。進一步優化了本技術方案。
所述粘合層3的外表面連接有隔離層4,隔離層4的設置可以很好的保護粘結層。
所述緊固條2的長度至少長于防塵套1端口周長的兩倍,緊固條2長度若過短很難起到較好的緊固作用,因此緊固條2的長度不可過短。
所述防塵套1外設置有一層熒光層,機車在行進的過程中不免會發生問題,倘若是在光線較暗的夜晚,使用者可以借助防塵套1的熒光很好的判斷避震器的具體位置,借此推測其他部件的位置。進一步優化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福啟橡塑有限公司,未經福州福啟橡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196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臥式輸送泵旋轉軸密封罩
- 下一篇:一種新型手動節流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