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套管引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11972.7 | 申請日: | 2017-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015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6 |
| 發明(設計)人: | 丁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M25/14;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榮 |
| 地址: | 21000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套管 引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套管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雙套管在病房使用中需要負壓,雙套管通過連接管與負壓瓶連接,目前臨床負壓瓶的連接管用夾子夾在被子上,患者拉扯被子會是連接管松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套管引流裝置,能夠使雙套管和負壓瓶穩定連接。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雙套管引流裝置,包括雙套管、連接管和負壓瓶和負壓吸引器,雙套管包括內管和外管,所述的外管套在所述內管的外部,連接管連接內管;連接管的另一端連接負壓瓶,負壓瓶與負壓吸引器連接;所述外管的后端設置有環形腔,外管的側壁還設置有多個縱向設置的液體通道;液體通道的一端與環形腔連通,另一端為出液口;所述的外管上連接有一注射管,注射管的一端與環形腔連接,另一端與注射器連接;所述內管的前端設置有多個引流孔;
所述的引流裝置還包括連接管固定裝置,所述的連接管固定裝置包括床沿掛扣和設置在床沿掛扣上的管夾;所述的床沿掛扣為可拆卸的組裝結構,包括U 型的上拼接板和L型的下拼接板,上拼接板的外側設置有插孔,下拼接板上設置有與插孔配合的連接柱;
所述的下拼接板上設置有管夾;所述的管夾包括左夾片和右夾片;左夾片和右夾片的一側分別設置有可供食指和拇指伸入的套環;所述的左夾片和右夾片通過第一扭轉彈簧與下拼接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床沿掛扣上還設置有防滑脫裝置,包括防脫槽和卡件;所述的防脫槽設置于插孔的兩側;所述的連接柱包括下部的柱體和上部的椎體;椎體的兩側設置有凹槽,凹槽內設置有卡件,所述的卡件通過第二扭轉彈簧安裝于椎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雙套管引流裝置的雙套管便于注入沖洗液和消毒液等,沖洗液和消毒液入口通道有多個,防止堵塞;本實用新型的裝置能夠將連接管固定在床沿上,避免連接管隨意移動使連接頭出松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雙套管的剖視圖。
圖3為掛扣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A的放大圖。
圖5為管夾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雙套管引流裝置,包括雙套管1、連接管2和負壓瓶3和負壓吸引器4,雙套管包括內管11和外管12,外管套在所述內管的外部,連接管2連接內管11;連接管2的另一端連接負壓瓶3,負壓瓶3與負壓吸引器4連接;外管的后端設置有環形腔13,外管的側壁還設置有多個縱向設置的液體通道14;液體通道的一端與環形腔連通,另一端為出液口15;所述的外管上連接有一注射管16,注射管16的一端與環形腔13連接,另一端與注射器16連接;內管的前端設置有多個引流孔17;
引流裝置還包括連接管固定裝置5,所述的連接管固定裝置包括床沿掛扣和設置在床沿掛扣上的管夾;床沿掛扣為可拆卸的組裝結構,包括U型的上拼接板51和L型的下拼接板52,上拼接板51的外側設置有插孔53,下拼接板上設置有與插孔配合的連接柱54;
下拼接板52上設置有管夾55;管夾包括左夾片551和右夾片552;左夾片和右夾片的一側分別設置有可供食指和拇指伸入的套環553;左夾片和右夾片通過第一扭轉彈簧554與下拼接板連接。
床沿掛扣上還設置有防滑脫裝置,包括防脫槽56和卡件57;防脫槽設置于插孔53的兩側;連接柱包括下部的柱體541和上部的椎體542;椎體542的兩側設置有凹槽543,凹槽543內設置有卡件57,卡件57通過第二扭轉彈簧544 安裝于椎體542上。
病床的床沿為矩形板;上拼接板置放在矩形板,騎跨在矩形板上,通過插孔與連接柱的配合將L型的下拼接板拼裝在上拼接板上,下拼接板的底邊抵住床沿的下表面。然后用管夾夾持連接管,在夾持時,食指和拇指深入套環57,食指和拇指用力分開,使得左夾片和右夾片分離,管夾打開即可放入連接管。
本實用新型的卡件57初始位置為水平設置,在第二扭轉彈簧的作用下可以向上和向下翻轉,將連接柱推入插孔,在插孔側壁的作用力下,卡件57向下翻轉進入椎體542兩側的凹槽內,使得連接柱順利進入插孔,到達插孔內的防脫槽591的位置時,插孔側壁的作用力消失,在扭轉彈簧的作用力下卡件恢復原始位置,卡入定位槽內,實現定位;需要拿下掛扣時,用力抽拉下拼接板,在外力作用下,連接柱往后運動,在插孔側壁和扭轉彈簧的配合下卡件向上翻轉,便于連接柱脫離插孔,即可將下拼接板與上拼接板分離。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的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技術要求書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1197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工地用廢品預處理裝置
- 下一篇:雙腔可沖洗硬膜下引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