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擋雨條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10930.1 | 申請日: | 2017-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129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松脅寬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川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3/06 | 分類號: | B60R13/06;B60J10/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黃澤雄,鄭世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擋雨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安裝在汽車開口部的周緣部上的擋雨條。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為了提高密封性以及隔音性,進行了具有各種結構的擋雨條的開發。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擋雨條,其設置了使中空密封唇(リップ)的車外側唇壁的頂部附近屈曲的突起(以下稱為“第1突起”),同時,也在中空密封唇的車內側唇壁的頂部附近設置了突起(以下稱為“第2突起”)。還例如,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擋雨條,其具有主舌體和輔助舌片,所述主舌體在其內部形成空洞部的同時,在頂部設有突起,所述輔助舌片沿著主舌體設置在主舌體的內周部。還例如,在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一種開放式擋雨條,其具有中空密封唇部和二次密封唇,所述中空密封唇部在頂部設有突起,所述二次密封唇在中空密封唇部的室內側的壁面上延著長邊方向設置。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公開專利公報特開昭61-215144號(1986年9月24日公開)
[專利文獻2]日本國公開實用新型公報實開昭49-107011號公報(1974年9月12日公開)
[專利文獻3]日本國公開專利公報特開平9-132035號公報(1997年5月20日公開)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但是,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擋雨條在蓋子與第1突起抵接以使中空密封唇保持正規的彎曲狀態的情況下,第2突起不與蓋子抵接。因此,存在在正規的彎曲狀態下無法充分實現密封性以及隔音性的提高的問題。另外還存在的問題是,若過度壓縮蓋子從而使蓋子與第1突起、第2突起兩者均抵接,則作用于蓋子上的反力增大從而使蓋子的閉合狀況惡化。對于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擋雨條,也同樣地,在后備箱蓋面板關閉的狀態下,形成輔助舌片不與后備箱蓋面板抵接的結構。另外,若輔助舌片的厚度加厚從而突出與主舌體相同程度的高度,則作用于后備箱蓋面板上的反力變大。因此,存在與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擋雨條相同的問題。
另外,專利文獻3中公開的開放式擋雨條形成了二次密封唇的屈曲部向車內側大大突出的結構。因此,在將開放式擋雨條安裝到門開口部的情況下,在門開口部的角落部的位置上二次密封唇無法徹底跟從(追従),導致變形成不希望的形狀,出現了開放式擋雨條無法充分抵接玻璃的現象。因此,存在在門開口部的角落部密封性以及隔音性低下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鑒于上述問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擋雨條,其在能夠實現連周緣部的角落部都包括在內的密封性以及隔音性的提高的同時,實現了門、后備箱等良好的閉合狀況。
[解決技術問題的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擋雨條為安裝在汽車的開口部的周緣部的擋雨條,沿著所述周緣部固定的安裝基部和用于密封所述周緣部與關閉所述開口部的開閉件之間間隙的密封部相連形成所述擋雨條,所述密封部具有屈曲以向車內側形成凸起的車內側屈曲部和屈曲以向車外側形成凸起的車外側屈曲部,所述密封部的前端部上設有與所述開閉件彈性接觸的主唇部,在所述密封部上所述前端部與所述車內側屈曲部之間形成的車內側上壁部上,設有與所述開閉件彈性接觸的副唇部,在用所述擋雨條密封所述周緣部與所述開閉件之間間隙的狀態下,以所述主唇部、所述副唇部、所述車內側上壁部以及所述開閉件包圍的空間形成于所述密封部與所述開閉件相對的區域內。
[實用新型的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擋雨條實現的技術效果,實現了連周緣部的角落部都包括在內的密封性以及隔音性的提高,同時實現了開閉件的良好的閉合狀況。
附圖說明
[圖1](a)為斜視圖,示出了在安裝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形態涉及的擋雨條的汽車中,門開口部周邊的簡要結構。(b)為截面圖,示出了在所述汽車的后背門關閉的狀態下,所述擋雨條的安裝位置周邊的簡要結構。
[圖2]為截面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形態涉及的擋雨條的簡要結構。
[圖3](a)~(c)為截面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形態涉及的擋雨條與后背門的密封面的接觸狀態。
[圖4](a)示出了用于確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形態涉及的擋雨條的隔音性能的試驗方法。(b)為示出了所述試驗方法的實施結果的圖表。
[圖5]為示出了從設計上的基準面到后背門的密封面為止的距離與作用于后背門上的壓縮荷重之間關系的圖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川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川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109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