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位滴加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10912.3 | 申請日: | 2017-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427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7 |
| 發明(設計)人: | 唐國華;胡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創贏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4/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位 滴加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攪拌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為一種高位滴加罐。
背景技術
滴加罐是一種安裝有攪拌器的綜合反應容器。化工行業滴加引發劑時,通常將引發劑用水溶解后,加入高位槽。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引發劑溶解配料量增大,工作人員勞動強度提高,傾倒引發劑時易造成操作事故,引起物料潑灑、人員磕碰等。
因此,有必要研發一種高位滴加罐,提高自動化程度,以降低人工操作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種高位滴加罐。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位滴加罐,包括高位槽、第一導管、加料罐、第二導管、罐體、罐蓋、內膽、攪拌軸、攪拌葉片、變速器和電機;所述罐蓋蓋合于罐體上部形成中空的容器;所述罐蓋開設有進料口;所述第一導管一端連接高位槽,另一端連接進料口;所述第一導管依次安裝有限流閥、流量計和控制閥;所述第二導管一端連接加料罐,另一端連接進料口;所述罐體底部開設有出料口;所述罐體內部安裝有內膽和過濾網;所述內膽頂部連通進料口,底部安裝于過濾網;所述內膽和出料口分設于過濾網兩側;所述內膽與罐體內壁間隙設置;所述攪拌軸一端連接變速器,另一端穿過罐蓋和內膽后安裝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等間距安裝于攪拌軸并與攪拌軸同軸設置;所述攪拌葉片與內膽間隙設置;所述電機連接變速器;所述攪拌葉片呈圓臺狀,攪拌葉片的頂面直徑小于底面直徑;所述攪拌葉片開設有腰形孔。
罐體側面上部開設有冷卻水入口,罐體側面下部開設有冷卻水出口。
所述腰形孔有4個,腰形孔等角度環繞布設于攪拌葉片。
所述腰形孔的內徑等于攪拌葉片外徑的二分之一,腰形孔的外徑等于攪拌葉片外徑的四分之三。
本裝置通過限流閥、流量計、控制閥來控制原液的滴加速度,從而保證反應的穩定進行。整個加料過程具有自動化高、操作方便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攪拌葉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高位槽1、第一導管2、限流閥2a、流量計2b、控制閥2c、加料罐3、第二導管4、罐體5、冷卻水入口5a、冷卻水出口5b、出料口5c、罐蓋6、進料口6a、內膽7、攪拌軸8、攪拌葉片9、變速器10、電機11、過濾網12、腰形孔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高位滴加罐,包括高位槽1、第一導管2、加料罐3、第二導管4、罐體5、罐蓋6、內膽7、攪拌軸8、攪拌葉片9、變速器10和電機11。
所述罐蓋6蓋合于罐體5上部形成中空的容器;所述罐蓋6開設有進料口6a;所述第一導管2一端連接高位槽1,另一端連接進料口6a;所述第一導管2安裝有限流閥2a、流量計2b和控制閥2c;所述第二導管4一端連接加料罐3,另一端連接進料口6a;所述罐體5底部開設有出料口5c;所述罐體5內部安裝有內膽7和過濾網12;所述內膽7頂部連通進料口6a,底部安裝于過濾網12;所述內膽7和出料口5c分設于過濾網12兩側;所述內膽7與罐體5內壁間隙設置;所述攪拌軸8一端連接變速器10,另一端穿過罐蓋6和內膽7后安裝攪拌葉片9;所述攪拌葉片9等間距安裝于攪拌軸8并與攪拌軸8同軸設置;所述攪拌葉片9與內膽7間隙設置;所述電機11連接變速器10。
本裝置通過限流閥2a、流量計2b、控制閥2c來控制原液的滴加速度,從而保證反應的穩定進行。整個加料過程具有自動化高、操作方便的優點。
電機11通過變速器10來帶動攪拌軸8旋轉。變速器10用以調節攪拌軸8的轉速。
罐體5側面上部開設有冷卻水入口5a,罐體5側面下部開設有冷卻水出口5b。冷卻水從冷卻水入口5a進到到罐體5和內膽7之間的間隙,起到冷卻反應熱的作用。
所述攪拌葉片9呈圓臺狀,攪拌葉片9的頂面直徑小于底面直徑。所述攪拌葉片9開設有腰形孔13。作為優選,所述腰形孔13有4個,等角度環繞布設于攪拌葉片9。所述腰形孔13的內徑等于攪拌葉片9外徑的二分之一,腰形孔13的外徑等于攪拌葉片9外徑的四分之三。
腰形孔13的設置,起到擾流的作用,使得液體在攪拌時呈喘流,保證反應物的混合均勻。每隔一段時間,打開罐蓋6,定期清理內膽7和過濾網12,去除不溶性殘渣。
本實用新型按照實施例進行了說明,在不脫離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裝置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應當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等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創贏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創贏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109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