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大跨度低坡度屋面用光伏瓦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10014.8 | 申請日: | 2017-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523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新偉;印冰;周燕強;吳博;胡嘉誠;陸真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友科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20/25 | 分類號: | H02S20/25;H02S30/10;H02S30/00;F24J2/52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永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2240 | 代理人: | 彭春艷,陳曉良 |
| 地址: | 214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跨度 坡度 屋面 用光 | ||
1.一種大跨度低坡度屋面用光伏瓦,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太陽能板組件(1),左右兩片太陽能板組件(1)之間底部通過導軌(2)相互連接,頂部設置有壓條(3),光伏瓦邊緣的導軌(2)一側通過邊部擋條(4)卡合連接,所述太陽能板組件(1)包括太陽能板(1.1),所述太陽能板(1.1)四邊分別設置有左邊框(1.2)、右邊框(1.3)、上邊框(1.4)和下邊框(1.5),所述左邊框(1.2)和右邊框(1.3)結構相互對稱;
所述左邊框(1.2)包括邊板(1.21)、頂板(1.22)和隔板(1.24),所述邊板(1.21)設置成L形結構,所述頂板(1.22)設置在邊板(1.21)的頂部位置,所述頂板(1.22)端部設置有止逆凸塊(1.23),所述隔板(1.24)設置在頂板(1.22)下方位置,所述太陽能板(1.1)卡合在頂板(1.22)和隔板(1.24)之間;
所述上邊框(1.4)包括上邊固定框(1.41)、上邊擋水鉤(1.42)、上邊限位條(1.43)和上邊擋水板(1.44),所述上邊擋水鉤(1.42)設置在上邊固定框(1.41)頂部一側位置,所述上邊擋水鉤(1.42)設置成丁字形結構,所述上邊擋水鉤(1.42)與上邊固定框(1.41)連接位置設置有上邊安裝槽(1.45),所述上邊固定框(1.41)內部對角位置設置有上邊圓弧固定孔(1.46),所述上邊限位條(1.43)設置在上邊固定框(1.41)底部位置,所述太陽能板(1.1)卡合在上邊擋水鉤(1.42)與上邊固定框(1.41)之間;
所述下邊框(1.5)包括下邊固定框(1.51)、下邊擋水鉤(1.52)、下邊限位條(1.53)和下邊擋水板(1.54),所述下邊擋水鉤(1.52)設置在下邊固定框(1.51)頂部一側位置,所述下邊擋水鉤(1.52)與下邊固定框(1.51)連接位置設置有下邊安裝槽(1.55),所述下邊固定框(1.51)內部對角位置設置有下邊圓弧固定孔(1.56),所述下邊限位條(1.53)設置在下邊擋水鉤(1.52)上,所述下邊擋水板(1.54)設置在下邊擋水鉤(1.52)一側,所述太陽能板(1.1)卡合在下邊擋水鉤(1.52)與下邊固定框(1.51)之間;
所述導軌(2)包括導軌支撐腳(2.1)、密封條槽(2.2)、連接板(2.3)和固定槽(2.4),所述導軌支撐腳(2.1)設置在固定槽(2.4)兩側,通過連接板(2.3)相互連接,所述密封條槽(2.2)設置在支撐腳(2.1)頂部位置,所述固定槽(2.4)設置成U形結構,固定槽(2.4)內部設置有若干齒條(2.5),所述密封條槽(2.2)內設置有密封條(5);
所述壓條(3)包括壓板(3.1)、導水槽(3.2)和卡條(3.3),所述卡條(3.3)對稱設置在壓板(3.1)底部位置,所述壓板(3.1)兩端設置有倒角,所述導水槽(3.2)設置在壓板(3.1)中間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跨度低坡度屋面用光伏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板(1.1)包括上玻璃片(1.11)、下玻璃片(1.12)和太陽能電池片(1.13),所述上玻璃片(1.11)、下玻璃片(1.12)分別設置在太陽能電池片(1.13)頂部和底部位置,之間通過粘合劑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友科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友科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1001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導電膜和透明加熱元件
- 下一篇:使用一堆散焦全息圖像來識別生物顆粒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