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血管介入導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08727.0 | 申請日: | 2017-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123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國印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國印 |
| 主分類號: | A61M25/00 | 分類號: | A61M25/00;A61M25/098;A61L29/08;A61L2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4000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管 介入 導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介入導管。
背景技術
對血管內疾病進行介入治療是近年來新興的技術領域,其中介入導管是實施該項技術的關鍵醫療器械之一。在進行血管介入治療時,首先是用穿刺針在血管上穿刺,然后將介入導管穿入血管內,再將導絲從介入導管尾部的錐形口插入介入導管,建立一個從穿刺點直至靶血管處的軌道,將介入導管沿著導絲向前推進直到靶血管處,最后抽出導絲即可利用該介入導管進行下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工作了。
目前的介入導管主要是由導管體和導管柄構成,在導管管腔的尾部設置了一個密封圈,密封圈是由柔軟的橡膠制成,密封圈的內徑明顯小于導管其它部位的管腔內徑,也略微小于導絲的外徑,密封圈的作用是當導絲穿入導管之后,密封圈可以防止血液從導管的尾部流出。在進行介入插管時當導管進入到某一血管段之后,如果要想確定導管是否進入到預想的靶血管段時,就需要將導絲抽出,然后把注射器插接在介入導管尾部的錐孔處,經導管向血管內注入造影劑進行觀察。如果導管插入的位置不合適,還需要重新插入導絲繼續移動導管,可以看出這樣的操作非常繁瑣。而且,在將導絲抽出之后導管還容易從已經插入的血管分支中脫出,不利于疾病治療。
另一方面,潤滑性也是介入導管十分重要的性能之一。當介入導管在進入、退出血管以及在血管中運動時,高潤滑性可以抑制血液中的大分子如血漿蛋白、血小板等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減少對血管壁和血細胞的損傷,減輕對血液層流動的擾動,同時可避免凝血反應的發生。因此,對介入導管進行表面潤滑處理十分必要。
因此,如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成為了該領域技術人員努力的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血管介入導管,能完全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血管介入導管,包括導管體和導管柄,所述導管體的一端與導管柄可拆卸式連接,另一端內壁嵌入有不銹鋼絲,所述導管柄上還設有輔助導管柄,且輔助導管柄上設有與導管柄連通的管腔,在管腔上安裝有止血閥,所述導管體表面涂覆有潤滑涂層。
作為優選,所述導管體的一端設有外螺紋段,并在端面上設置密封接頭,導管柄的端部設置限位擋圈,并活動套接緊固件,所述緊固件設有與導管體上外螺紋段匹配的內螺紋,導管柄通過緊固件與導管體可拆卸式連接,密封接頭緊密插入導管柄的管腔內。
作為優選,所述密封接頭與導管柄的配合面為錐面。
作為優選,所述密封接頭外側的導管體端面上開設墊圈槽,在墊圈槽內安裝彈性墊圈,且彈性墊圈的頂面高于槽口。
作為優選,所述導管體是采用醫用聚乙烯制成的軟管,導管柄是采用聚丙烯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潤滑涂層包括底層和面層;所述底層包含聚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含側羧基聚氨酯和有機溶劑;并且,含側羧基聚氨酯與聚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的質量比為1:(0.2~0.8),有機溶劑的質量為所述底層總質量的80wt%~95wt%;
所述面層包含聚甲基乙烯基醚-馬來酸酐、含側羧基聚氨酯和有機溶劑;并且,含側羧基聚氨酯與聚甲基乙烯基醚-馬來酸酐的質量比為1:(0.2~0.8),有機溶劑的質量為所述頂層涂料總質量的80wt%~95wt%。
作為優選,所述面層中的含側羧基聚氨酯和所述底層中的含側羧基聚氨酯均是由聚醚/聚酯二元醇、二異氰酸酯、2,2-二羥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經加成反應得到;
所述聚醚/聚酯二元醇為聚氧化丙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和聚已內酯二醇中的一種,且所述聚醚/聚酯二元醇的分子量為1000~3000;
所述二異氰酸酯為2,4-甲苯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1,6-二異氰酸酯和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中的一種。
作為優選,所述面層中的有機溶劑和所述底層中的有機溶劑均為乙酸乙酯、醋酸丁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丁酮和四氫呋喃中的一種或幾種。
一種制備上述潤滑涂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采用溶劑法合成含側羧基聚氨酯:將聚醚/聚酯二元醇和二異氰酸酯加入反應器中,升溫至70℃~80℃,攪拌1h~2h后得到預聚體;在所述反應器中加入2,2-二羥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反應1h~2h后,加入乙酸乙酯,繼續反應1h~2h,再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錫,反應10h~15h,然后降至室溫;將所述反應容器中的溶液倒入裝有去離子水的容器中,析出沉淀物,收集所述沉淀物并用去離子水洗滌若干次后干燥;將干燥后的產物造粒,得到含側羧基聚氨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國印,未經趙國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087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醫院麻醉科用麻醉器
- 下一篇:一種PICC導管置入長度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