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制剪力墻用側向預留封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05779.2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262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呂俊杰;張志強;姜云亭;馬航勃;王娟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省建筑構件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7/00 | 分類號: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61213 | 代理人: | 譚文琰 |
| 地址: | 710077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混凝土結構 預制 剪力 側向 預留 封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制剪力墻用側向預留封堵裝置。
背景技術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以預制混凝土構件為主要受力件,經工廠化生產,施工現場裝配、連接而形成的建筑結構形式。預制混凝土構件中的預制剪力墻采用臺模生產,然后在預制剪力墻臺模上澆筑混凝土,由于預制剪力墻之間需要相互固定安裝,所以需要在預制剪力墻上設置預留鋼筋,以待吊裝之后的固定。因此需要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制剪力墻用側向預留封堵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制剪力墻用側向預留封堵裝置,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采用封堵管和填充體相結合的方法,封堵預制剪力墻臺模的側向預留孔,封堵管和填充體可多次重復利用,使用操作方便,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制剪力墻用側向預留封堵裝置,包括預制剪力墻臺模、設置在預制剪力墻臺模的側模板上的預留孔和通過所述預留孔插入預制剪力墻臺模的預留鋼筋,其特征在于:包括與所述預留孔相適應的封堵管和用于填充所述封堵管的填充體,所述封堵管的兩端側壁上均開設有用于與所述預留鋼筋卡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長度不小于所述預留鋼筋的直徑。
上述的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制剪力墻用側向預留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管包括橡膠管和PVC管。
上述的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制剪力墻用側向預留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體包括泡沫體。
上述的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制剪力墻用側向預留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管的直徑比預留鋼筋的直徑大10mm-20mm。
上述的一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制剪力墻用側向預留封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長度為5mm-15mm。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實現及使用操作方便。
2、本實用新型采用封堵管和填充體相結合的方法,封堵預制剪力墻臺模的側模板上的預留孔,在澆筑混凝土完成后,拆掉預制剪力墻臺模、封堵管和填充體,即可得到帶有預留孔的預制剪力墻,操作簡單,經濟實惠,施工效果好,且可多次重復利用。
3、本實用新型的填充體不僅可防止混凝土進入封堵管,還能起到固定封堵管的作用。
4、本實用新型的封堵管可多次重復利用,綠色環保。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采用封堵管和填充體相結合的方法,封堵預制剪力墻臺模的側向預留孔,封堵管和填充體可多次重復利用,使用操作方便,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預制剪力墻臺模和預留鋼筋的安裝關系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預制剪力墻臺模、預留鋼筋、封堵管和填充體的安裝關系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封堵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預制剪力墻臺模;2—預留鋼筋;3—封堵管;
4—填充體;5—預留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預制剪力墻臺模1、設置在預制剪力墻臺模1的側模板上的預留孔5和通過所述預留孔5插入預制剪力墻臺模1的預留鋼筋2,其特征在于:包括與所述預留孔相適應的封堵管3和用于填充所述封堵管3的填充體4,所述封堵管3的兩端側壁上均開設有用于與所述預留鋼筋2卡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長度不小于所述預留鋼筋2的直徑。
本實施例中,所述封堵管3包括橡膠管和PVC管。
本實施例中,所述填充體4包括泡沫體。
本實施例中,所述封堵管3的直徑比預留鋼筋2的直徑大10mm-20mm。
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的長度為5mm-1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省建筑構件公司,未經陜西省建筑構件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057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