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副車架結構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05074.0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73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寧佳飛;王瓊;何王俊;徐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09 | 分類號: | B62D2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趙囡囡,吳貴明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架 結構 車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副車架結構和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副車架結構在開發過程中,為了兼顧碰撞安全性、與現有零件的兼容以及輕量化,容易出現由于強度不足而導致的開裂問題。
為了增加副車架結構的強度,可以通過增加副車架結構所用的板材的用料厚度來實現。但是,這樣會顯著增加副車架結構的整體重量,有損于車輛的整體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副車架結構和車輛,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副車架結構強度差、易損壞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副車架結構,包括:底板;頂板,頂板設置在底板上;第一加強板,第一加強板設置在底板的背離頂板的一側,第一加強板的邊緣具有第一加固翻邊,且第一加固翻邊包圍在底板的周緣之外。
進一步地,底板包括:主體段;由主體段的兩端伸出的伸出段,第一加固翻邊的至少一部分包圍伸出段的周緣。
進一步地,主體段與伸出段的連接處也被第一加固翻邊包圍。
進一步地,頂板的周緣與底板的周緣對齊,第一加強板包圍在頂板的周緣和底板的周緣之外。
進一步地,頂板設置在底板上并與底板之間形成中空腔體;副車架結構還包括第二加強板,第二加強板設置在中空腔體內,且第二加強板的兩邊分別與底板和頂板連接,第二加強板的至少一部分與伸出段連接。
進一步地,第二加強板具有筋槽,筋槽沿平行于底板和/或頂板的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第二加強板沿筋槽的延伸方向包括順次連接的直板段和折彎板段,直板段與折彎板段之間具有夾角。
進一步地,筋槽由直板段延伸至折彎板段。
進一步地,第二加強板的上邊緣具有第二加固翻邊,第二加固翻邊與頂板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車輛,包括上述的副車架結構。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頂板設置在底板上,第一加強板設置在底板的背離頂板的一側,第一加強板的邊緣具有第一加固翻邊,且第一加固翻邊包圍在底板的周緣之外。
通過增設第一加強板,增加了底板的邊緣處的結構強度,消除了底板上的結構強度薄弱區,增加了副車架結構的整體結構強度。
本實用新型中的副車架結構通過有限增加質量的方式,既不增加車輛的負擔,還能明顯改善副車架結構的整體結構強度,使零部件質量得到合理的分布、利用。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可選實施例中副車架結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2示出了圖1中的副車架結構的另一個角度的視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底板;11、主體段;12、伸出段;20、頂板;30、中空腔體;40、第二加強板;41、筋槽;42、直板段;43、折彎板段;44、第二加固翻邊;45、連接翻邊;50、第一加強板;51、第一加固翻邊。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請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頂、底”通常是針對附圖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針對部件本身在豎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樣地,為便于理解和描述,“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但上述方位詞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副車架結構強度差、易損壞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副車架結構和車輛。
其中,車輛包括下述的副車架結構。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副車架結構包括底板10、頂板20第一加強板50,頂板20設置在底板10上,第一加強板50設置在底板10的背離頂板20的一側,第一加強板50的邊緣具有第一加固翻邊51,且第一加固翻邊51包圍在底板10的周緣之外。
通過增設第一加強板50,增加了底板10的邊緣處的結構強度,消除了底板10上的結構強度薄弱區,增加了副車架結構的整體結構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050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車架總成
- 下一篇:一種新型結構的四輪車底盤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