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次性內窺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03417.X | 申請日: | 2017-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794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安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4 | 分類號: | A61B1/04;A61B1/06;A61B1/015;A61B1/0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穎聰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柄 內窺鏡 器械通道入口 一次性內窺鏡 器械通道 本實用新型 非金屬材料 攝像頭 器械通道出口 顯示器操作 光源設置 器械損壞 同一軸線 插入端 顯示器 光源 器械 體內 觀察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次性內窺鏡,該內窺鏡包括:插入部、攝像頭、光源和手柄,攝像頭和光源設置在插入部插入端的端面上,插入部內設有器械通道,插入部的插入端上設有器械通道出口,手柄上設有對應的器械通道入口,器械通道入口與器械通道處于同一軸線上,手柄上還設有接口,接口用于連接顯示器,手柄和插入部都是由非金屬材料制成。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內窺鏡,通過顯示器操作者可以清楚的觀察到患者體內的情況;通過與器械通道處于相同軸線的器械通道入口,有效的降低了器械插入難度,降低了器械損壞的可能;手柄和插入部都是由非金屬材料制成,極大的降低了內窺鏡的成本,減輕了內窺鏡的重量,提高了操作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一次性內窺鏡。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用內窺鏡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醫療領域,它是用于檢查人體內部器官的重要工具之一。內窺鏡在2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結構發生了4次大的改進,從最初的硬管式內窺鏡、半曲式內窺鏡到纖維內窺鏡,直至如今的電子內窺鏡。影像質量不斷提升,功能和結構也在不斷的完善,其圖像已不再是組織器官的普通影像,而是如同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觀圖像,微小病變清晰可辨,其影像質量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醫用內窺鏡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普及。
為了滿足該領域中對內窺鏡小型化、多功能和高像素的要求,現有技術中已經對內窺鏡的結構作了很多研究,如參考文獻1(CN204562218U)提供一種具有高頻超聲探頭的內窺鏡,包括插入管、攝像頭、光源以及顯示部,光源設于插入管的插入端,插入管的后端設置有顯示部,顯示部與攝像頭相連接,該具有高頻超聲探頭的內窺鏡還包括:設置于插入管內,且可從插入管的插入端伸出插入管外或縮進插入管內的高頻超聲探頭,以及與高頻超聲探頭相連接,可控制高頻超聲探頭從插入管的插入端伸出或縮進插入管內的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具有高頻超聲探頭的內窺鏡可利用高頻超聲探頭對患者體內進行檢測,并且高頻超聲探頭為細長的形狀,可以深入患者體內較為細小的部位,觀察較為仔細。
奧林巴斯醫療株式會社也對內窺鏡的結構作了很多研究。例如,參考文獻2(CN101032389A)中提供了一種操作性得到提高的內窺鏡,包括了操作部和細長的插入部。在該技術方案中,操作部的尾端具有與插入部同軸的目鏡,使用者可以通過該目鏡直接觀察人體內狀況,在操作部側面還設置有另一個通道,作為器械通道或者是進出水口通道。在這種內窺鏡中,由于器械通道設置在側面,與插入部具有一定的角度,二者相連的部分具有一個彎角。在插入光纖進行激光碎石等過程中,由于光纖易脆易折,在光纖通過該彎角,或者是插入或拔出過快,都容易造成光纖斷裂。并且其只有一個通道,不能同時進行碎石或者是注水吸水等,造成操作上的不便。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參考文獻3(CN101879088A)公開了一種經皮腎鏡,包括鏡身、鏡體,鏡身的尾端連接鏡體,鏡身與鏡體內設有相互連通的管腔;所述鏡身的外壁設有溝槽。通過在鏡身外壁增設溝槽作為排水通道,能夠加快排水速度,實現了注水與排水同時進行,能夠形成連續的水循環,不僅能夠保持手術過程中視野的清晰,提高手術的效率,而且能夠降低腎臟內的水壓,防止術后高熱菌血癥的發生。但是該腎鏡需要另外插入光源,操作中隨著插入端移動,或者是水流的沖擊,給光容易不穩定。該腎鏡同上述文獻一樣需要操作者通過目鏡觀察,使用過程中,操作者和腎鏡需要保持特定距離,才能保證對焦,否者將不能清除的觀察到病變狀況。并且上述內窺鏡都是反復使用,病人檢查后會使用戊二醛消毒20分鐘,但本身內鏡的消毒只靠浸泡并不能完全保證其安全性,如果檢查對象是有傳染病的病人,如結核、乙肝、艾滋病,很可能會因為疏忽導致傳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安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安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0341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