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鎖具的夾具組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102757.0 | 申請日: | 2017-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456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小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小娟 |
| 主分類號: | B24B41/06 | 分類號: | 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 地址: | 322209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夾具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鎖具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鎖具的夾具組件。
背景技術
掛鎖是目前鎖具行業(yè)中最古老、也最具有保有量的種類,可以說其它鎖具都是從掛鎖這門類中繁衍、派生而來的。掛鎖的鎖體上裝有可以扣接的環(huán)狀或“一”字形狀的金屬梗,即“鎖梁”,使掛鎖通過鎖梁直接與鎖體扣接成為封閉形鎖具。目前,掛鎖的拋光主要為機械拋光,即在一定的機械裝置上,以相應的接觸方式,并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使高速運轉著的拋光輪與鎖具工件表面接觸產生摩擦,將鎖具加工表面的余量逐漸磨除或拋磨光滑的工藝。現(xiàn)有鎖具拋光機中,鎖具被固定在一夾具組件之上,并通過與拋光輪或砂帶進行接觸,實現(xiàn)拋光。但是,現(xiàn)有鎖具的夾具組件結構單一,一般通過氣缸驅動,而此機構極大的約束了鎖具的夾裝送料方式,因而急需改進。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鎖具的夾具組件,該夾具組件結構簡單新穎,簡化了夾具組件的驅動方式。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鎖具的夾具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組件包括固定座和滑桿,以及滑動設置在滑桿上的活動座,以及用于驅動活動座活動的復位彈簧和調節(jié)組件;所述滑桿的桿體方向朝向固定座,活動座與固定座之間構成夾具開口;所述復位彈簧套設在活動座與固定座之間的滑桿上;所述調節(jié)組件包括固定在活動座外側桿體上的固定板,以及連接在固定板下方的活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活動板上的干涉板;所述固定板與活動板之間設有壓簧,干涉板的板體處于活動座和固定板之間,干涉板的上端部與活動座斜面配合。
作為優(yōu)選,所述活動板的板體下端通過滾軸定位有滾輪。
作為優(yōu)選,所述固定座上設有第一夾塊,活動座上設有第二夾塊;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上均設有弧形夾口,且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的弧形夾口水平相對。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涉及一種鎖具的夾具組件,該夾具組件改變了傳統(tǒng)夾具的夾緊方式。該夾具組件中活動板受到的縱向作用力可轉變?yōu)榛顒幼臋M向活動力,從而簡化了夾具組件的驅動方式。采用該方案的夾具組件,極大的解除了現(xiàn)有夾具對于鎖具夾裝送料方式的限制,從而使該夾具組件的適用性更廣。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中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中粗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中的夾具組件的松緊調節(jié)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1中的夾具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2中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該實施例提供一種半自動拋光機,該拋光機可對鎖具封片端面進行拋光,設備所加工的鎖具是裝彈、封片后的掛鎖,該掛鎖的鎖梁、鑰匙均已安裝完成;拋光機使用時需要人工手動上下料。具體圖1~4所示的一種拋光機,包括機架1,以及設置在機架1上的轉盤機構2,以及用于夾裝固定鎖具的多組夾具組件3,以及用于對夾具組件3內的鎖具進行拋光的拋光機構。所述機架1上設有上料工位a、下料工位b和拋光工位,拋光機構處于拋光工位上,具體來說拋光機構可細分為粗拋工位c和精拋工位d,上料工位a、粗拋工位c、精拋工位d和下料工位b沿轉盤機構2的中心處周向規(guī)則布置。所述夾具組件3有四組,四組夾具組件3固定在轉盤機構2上,轉盤機構2帶動夾具組件3間歇性周向轉動,轉盤機構2每次轉動的角度為90°。所述轉盤機構2包括步進電機,以及與步進電機輸出端相連接的轉盤22,以及固定在轉盤22上的夾具支架23。所述夾具組件3固定在夾具支架23上;機架1上固定有感應器9,感應器反饋連接所述轉盤機構2上的步進電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小娟,未經(jīng)王小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027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