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游泳用全包式輔助學習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01499.4 | 申請日: | 2017-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245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兆元;尹金萍;潘志剛;劉剛;于興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木斯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3B69/12 | 分類號: | A63B69/1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偉晨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張偉 |
| 地址: | 154007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游泳 用全包式 輔助 學習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游泳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游泳用全包式輔助學習裝置。
背景技術
游泳,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產生向上漂浮,憑借浮力通過肢體有規律的運動,使身體在水中有規律運動的技能。游泳運動可分為競技游泳和實用游泳,競技游泳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第二大項目,它包括蝶泳、仰泳(也稱背泳)、蛙泳和捷泳(也稱爬泳/自由泳)四種泳姿的競速項目,以及花樣游泳等。
隨著游泳運動的發展,游泳被分為實用游泳和競技游泳兩大類。實用游泳又分為側泳、潛泳、反蛙泳、踩水、救護等;競技游泳分為蛙泳、爬泳、仰泳、蝶泳、自由泳。
而目前在游泳教學中,初學者出于對水體淹沒身體的恐懼,往往影響學習熱情和學習速度,嚴重的甚至離不開游泳圈,一旦離開游泳圈即難以擺開正常的游泳姿勢。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以上現有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游泳用全包式輔助學習裝置,設置左前氣囊、右前氣囊、左后氣囊和右后氣囊在四肢上,設置基體背塊在初學者背部,同時設置彈性的左前連桿、右前連桿、左后連桿和右后連桿與基體背塊相連,利用初學者的體重下壓時使得左前連桿、右前連桿、左后連桿和右后連桿的自由端向四周展開,帶動初學者的四肢運動,同時在初學者四肢收縮時利用左前連桿、右前連桿、左后連桿和右后連桿的彈性勢能,節省初學者體力,便于初學者能夠練習更多次的游泳姿勢,同時取代游泳圈,使得初學者的臉、胸、腹、腿等前面部位更加放心的與水接觸,降低初學者的恐懼情緒,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和提高學習速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游泳用全包式輔助學習裝置,包括左手腕束帶、四指套、右手腕束帶、右前氣囊、左前氣囊、右前連桿、左前連桿、基體背塊、左后連桿、右后連桿、右后氣囊、氣閥、左后氣囊、左后腳腕束帶、右后腳腕束帶、子母貼、腰束帶和凹槽,所述子母貼共五個且其分別設置在所述左手腕束帶、四指套、右手腕束帶、左后腳腕束帶、右后腳腕束帶和腰束帶上,所述左手腕束帶、右手腕束帶、左后腳腕束帶、右后腳腕束帶和腰束帶分別安裝在所述左前連桿、右前連桿、左后連桿、右后連桿和基體背塊上,所述左前氣囊、右前氣囊、左后氣囊和右后氣囊呈圓柱狀且其分別安裝在所述左前連桿、右前連桿、左后連桿和右后連桿的端部,所述左前連桿、右前連桿、左后連桿和右后連桿分別與所述基體背塊相連,四個所述氣閥分別設置在所述左前氣囊、右前氣囊、左后氣囊和右后氣囊分別靠近所述基體背塊的一側側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四指套共兩個,且其分別設置在所述左前連桿和所述右前連桿的前端下部,并處于所述左手腕束帶和所述右手腕束帶的前方。
進一步地,所述左手腕束帶、四指套、右手腕束帶、左后腳腕束帶、右后腳腕束帶和腰束帶分別采用彈性防水布料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右前連桿、左前連桿、左后連桿和右后連桿采用橡膠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基體背塊的內芯采用記憶棉制成,且其外殼采用橡膠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基體背塊的底面上。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體的積極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設置左前氣囊、右前氣囊、左后氣囊和右后氣囊在四肢上,設置基體背塊在初學者背部,同時設置彈性的左前連桿、右前連桿、左后連桿和右后連桿與基體背塊相連,利用初學者的體重下壓時使得左前連桿、右前連桿、左后連桿和右后連桿的自由端向四周展開,帶動初學者的四肢運動。
2、本實用新型在初學者四肢收縮時利用左前連桿、右前連桿、左后連桿和右后連桿的彈性勢能,節省初學者體力,便于初學者能夠練習更多次的游泳姿勢,同時取代游泳圈,使得初學者的臉、胸、腹、腿等前面部位更加放心的與水接觸,降低初學者的恐懼情緒,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和提高學習速度。
3、本實用新型便于使用,方便快捷。
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5、本實用新型產品性能好,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左手腕束帶,2-四指套,3-右手腕束帶,4-右前氣囊,5-左前氣囊,6-右前連桿,7-左前連桿,8-基體背塊,9-左后連桿,10-右后連桿,11-右后氣囊,12-氣閥,13-左后氣囊,14-左后腳腕束帶,15-右后腳腕束帶,16-子母貼,17-腰束帶,18-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木斯大學,未經佳木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0149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