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型汽車行李箱蓋自動開啟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01370.3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220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韓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麥格納斯太爾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F15/60 | 分類號: | E05F15/6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楊軍 |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嘉***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型 汽車 行李箱 自動 開啟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改進型汽車行李箱蓋自動開啟機構。
[背景技術]
汽車行李箱蓋開啟/關閉助力能夠提升用戶在開啟/關閉行李箱蓋時的舒適性,目前,一般常規的行李箱蓋開啟/關閉助力形式分為:(1)四連桿鉸鏈氣彈簧助力,將氣彈簧布置在四連桿鉸鏈的行李箱蓋中;(2)鵝頸式鉸鏈扭力簧助力,將扭力簧布置在鵝頸式鉸鏈的行李箱蓋中;(3)鵝頸式鉸鏈拉力簧助力,將拉力簧布置在鵝頸式鉸鏈的行李箱蓋中。以上助力形式還不能夠實現行李箱蓋自動開啟/關閉,難以滿足部分用戶對于行李箱蓋自動開啟/關閉的需求。
然而,近些年隨著消費者消費需求的提高,行李箱蓋自動開啟/關閉已經被各大廠商所關注和重視,尤其是在一些中高檔的車上,行李箱蓋自動開啟/關閉也成為一大宣傳亮點。因此,若能提供一種針對四連桿鉸鏈的汽車行李箱蓋實現自動開啟/關閉,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改進型汽車行李箱蓋自動開啟機構,能夠應用于使用四連桿鉸鏈的汽車行李箱蓋中,實現汽車行李箱蓋的自動開啟/關閉,且結構簡單,工藝易于實現,安裝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改進型汽車行李箱蓋自動開啟機構,包括四連桿鉸鏈,所述四連桿鉸鏈包括主動臂1、從動臂2、固定臂3和蓋端安裝臂4,所述蓋端安裝臂4安裝在汽車行李箱蓋上,所述主動臂1、從動臂2的一端分別鉚接蓋端安裝臂4,所述從動臂2另一端與固定臂3鉚接,所述固定臂3另一端鉚接主動臂1,還包括自動開啟機構,所述自動開啟機構包括支架總成8、驅動擺臂9、電動撐桿10,所述四連桿鉸鏈的主動臂1與固定臂3之間通過鉚接齒輪軸5鉚接,所述鉚接齒輪軸5上設置有齒輪,所述自動開啟機構的驅動擺臂9一端開設有內齒,所述內齒與鉚接齒輪軸5上的齒輪嚙合連接,所述驅動擺臂9另一端與電動撐桿10的輸出端相連,所述電動撐桿10帶動驅動擺臂9繞鉚接齒輪軸5旋轉,所述鉚接齒輪軸5通過帶動主動臂1旋轉進而帶動四連桿鉸鏈開合運動,所述電動撐桿10另一端連接在支架總成8上。
所述電動撐桿10包括缸體13和推桿14,所述推桿14外圍設有外螺紋,所述缸體13內表面設有與推桿14外螺紋配合連接的內螺紋,所述缸體13內設置有電機、齒輪減速機、絲桿螺母,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齒輪減速機,所述齒輪減速機通過絲桿螺母帶動推桿14伸出或收縮。
所述電動撐桿10的伸縮端安裝有球頭安裝點一15,所述球頭安裝點一15通過電動撐桿球頭螺釘一11連接驅動擺臂9,所述電動撐桿10另一端安裝有球頭安裝點二16,所述球頭安裝點二16通過電動撐桿球頭螺釘二12連接支架總成8。
所述主動臂1與蓋端安裝臂4之間通過鉚接軸與套筒組件6鉚接,所述鉚接軸與套筒組件6包括鉚接軸和套筒,所述套筒套設于鉚接軸上兩個鉚接點之間位置處。
所述主動臂1、從動臂2、固定臂3和蓋端安裝臂4均為沖壓成型件。
所述支架總成8為沖壓成型件折彎而成。
所述電動撐桿10的長度為275.1-320.6mm。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通過在傳統的四連桿鉸鏈的基礎上,改進四連桿鉸鏈的部分結構,并基于改進的四連桿鉸鏈,實用新型了自動開啟機構,能夠應用于使用四連桿鉸鏈的汽車行李箱蓋中,實現汽車行李箱蓋不同方式的自動開啟/關閉;此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汽車行李箱蓋自動開啟機構,結構簡單,工藝易于實現,安裝方便,且不同配置的車型具有較好的互換性,值得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傳統的四連桿鉸鏈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四連桿鉸鏈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四連桿鉸鏈的爆炸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自動開啟機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在汽車行李箱蓋中的布置圖一;
圖6是本實用新型在汽車行李箱蓋中的布置圖二;
圖7是圖6中Ⅰ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中四連桿鉸鏈與自動開啟機構的裝配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中電動撐桿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麥格納斯太爾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未經麥格納斯太爾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0137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