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于高鐵軌道變形監測的棱鏡對中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00694.5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381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彭俊偉;熊大生;張燕;于廷新;涂啟柱;梁偉;王忠華;儲團結;黃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16 | 分類號: | 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鐵軌 變形 監測 棱鏡 裝置 | ||
1.一種便于高鐵軌道變形監測的棱鏡對中裝置,包括小棱鏡(2)和棱鏡支架(4),所述小棱鏡(2)與所述棱鏡支架(4)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鏡支架(4)上連接有對中砧板(1);所述對中砧板(1)板面上設置有供所述小棱鏡(2)安裝的通孔;所述通孔周圍的對中砧板(1)板面上至少設置有3個中心標識點(7),其中至少一個所述中心標識點(7)位于所述小棱鏡(2)的豎直中心軸線A上,其余中心標識點(7)位于所述小棱鏡(2)的水平中心軸線B上;所述對中砧板(1)板面上還設置有用于指示各所述中心標識點(7)位置的反光膜(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高鐵軌道變形監測的棱鏡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中砧板(1)為門形結構;所述門形結構的對中砧板(1)的幾何中心點與所述小棱鏡(2)的幾何中心點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于高鐵軌道變形監測的棱鏡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門形結構的對中砧板(1)的兩側立柱上對稱設置有中心標識點(7),所述兩側立柱上的中心標識點(7)位于所述小棱鏡(2)的水平中心軸線B上;所述門形結構的對中砧板(1)的上橫梁上設置有中心標識點(7),所述上橫梁上的中心標識點(7)位于所述小棱鏡(2)的豎直中心軸線A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高鐵軌道變形監測的棱鏡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中砧板(1)為環形結構;所述環形結構的對中砧板(1)的幾何中心點與所述小棱鏡(2)的幾何中心點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便于高鐵軌道變形監測的棱鏡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結構的對中砧板(1)上沿其環向設置有三個中心標識點(7),其中兩個中心標識點(7)位于所述小棱鏡(2)兩側的水平中心軸線B上,一個中心標識點(7)位于所述小棱鏡(2)的豎直中心軸線A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高鐵軌道變形監測的棱鏡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鏡支架(4)為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兩條邊上均設置有連接通孔(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便于高鐵軌道變形監測的棱鏡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的一條邊通過穿過所述連接通孔(6)的化學膨脹螺栓固定在隧道邊墻或橋梁墩臺或高鐵軌道板上;所述L形支架的另一條邊通過安裝螺栓(5)與所述小棱鏡(2)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種便于高鐵軌道變形監測的棱鏡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3)為三角形的反光膜,所述三角形的反光膜的一個頂點與所述中心標識點(7)重合。
9.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種便于高鐵軌道變形監測的棱鏡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中砧板(1)包括底座(1.1)和對中板(1.2);所述底座(1.1)通過螺栓與所述棱鏡支架(4)固接;所述底座(1.1)上連接有所述對中板(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0069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