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鉤體鑄造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98381.0 | 申請日: | 2017-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883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賈非;岳國志;陳壯林;羅運鵬;陳建林;郭彥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通耀鑄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2 | 分類號: | B22C9/22;B22C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孫輝 |
| 地址: | 408538***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鑄造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鉤體鑄造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鑄造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對于鑄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鐵路貨車鉤體,鉤體制造的質量尤為重要,但是現有的鉤體鑄造系統中,大多在鉤身處均采用暗冒口,雖然在冒口的頂部增加了排氣孔,但是由于排氣孔的數量比較少且尺寸較小,排氣效果不明顯,同時,現在的澆注系統的內澆道的面積過大,容易造成澆注過程中卷氣及倒補縮的可能,并且,現在技術中的內澆道位置和側冒口的設置不當,也造成了倒補縮,使鑄造的鉤體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鉤體鑄造系統,其能夠在鉤體鑄造中防止產生氣孔、縮孔、縮松且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鉤體鑄造系統,其包括鑄型模具、第一補貼件、第二補貼件、澆注系統、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個第一暗冒口,所述鑄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扣合形成鉤體空腔,所述鑄型模具還包括鉤頭、鉤身以及鉤尾,所述鉤身一端與所述鉤頭連接,所述鉤身與所述鉤頭相對的另一端與所述鉤尾連接;所述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個所述第一暗冒口位于所述鉤身的所述上模遠離所述下模的一面,且所述第一明冒口以及至少一個所述第一暗冒口與所述鉤體空腔連通;所述澆注系統位于所述鑄型模具一側且與位于所述鉤身的所述上模處的所述鉤體空腔連通;所述第一補貼件位于與所述澆注系統相同的一側且分別與所述第一明冒口和所述澆注系統連通;所述第二補貼件位于所述鑄型模具與所述澆注系統相對的一側且分別與所述第一明冒口和所述鉤身處的所述鉤體空腔連通。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澆注系統包括澆口杯、內澆道和直澆道,所述澆口杯與所述直澆道連通,所述內澆道分別與所述直澆道和所述鑄型模具的所述鉤身的所述上模處的所述鉤體空腔連通。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內澆道的截面積為4800mm2。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暗冒口的數量為兩個。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鉤體鑄造系統還包括多個第一冷鐵和多個第二冷鐵,多個所述第一冷鐵設置于所述鉤頭處,多個所述第二冷鐵設置于所述鉤尾處。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鉤體鑄造系統還包括第二明冒口,所述第二明冒口位于所述鉤尾的所述上模遠離所述下模的一面且與所述鉤體空腔連通。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鉤體鑄造系統還包括第二暗冒口,所述第二暗冒口位于所述鉤頭的所述上模遠離所述下模的一面且與所述鉤體空腔連通。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鉤體鑄造系統還包括第三暗冒口,所述第三暗冒口位于所述鉤頭與所述鉤身連接處的一側,且所述第三暗冒口與所述鉤體空腔連通。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明冒口、所述第二明冒口、所述第一暗冒口、所述第二暗冒口以及所述第三暗冒口為普通冒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通耀鑄鍛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通耀鑄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983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覆膜砂鑄字砂芯制作裝置
- 下一篇:振動填充和振動緊實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