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新型輪轂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96978.1 | 申請日: | 2017-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837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榮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潤華汽車改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27/00 | 分類號: | B60B2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376 | 代理人: | 孫明科 |
| 地址: | 511442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新型 輪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汽車新型輪轂。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社會的商業越來越發達,運輸業也越來越顯示出社會主體地位。目前的中長途運輸中,尤其是高溫天氣,汽車(貨車或客車)車輪的溫度升高非常明顯,高溫對車輪的影響較大,一方面會對車輪造成損害,降低壽命,另一方面,輪轂的溫度升高后,還會對剎車片造成嚴重磨損和軟化,使剎車片的壽命和性能降低,嚴重時會造成剎車失靈,進而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如何發明一種可以在高溫天氣防止輪轂溫度升高,提高輪轂的壽命,而且降低事故發生的汽車新型輪轂,是目前本技術領域人員亟待解決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新型輪轂,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高溫對輪轂影響較大,降低輪轂使用壽命,輪毅的溫度升高后,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新型輪轂,包括外輪轂,所述外輪轂的圓周外壁均勻開有散熱孔,所述外輪轂的內部開有圓周內腔,所述外輪轂的內圓周側壁開有六組通孔槽,所述外輪轂的內圓周側壁安裝有六組大支撐桿,且六組大支撐桿分別與六組通孔槽相互配合,六組所述大支撐桿的內部開有中空內腔,六組所述大支撐桿的側壁均通過螺紋連接有密封栓,六組所述大支撐桿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小支撐桿,六組所述小支撐桿的另一端均連接有內輪轂,所述內輪轂的外壁中心開有轉軸插接槽,所述內輪轂的外壁開有四組安裝孔。
優選的,所述大支撐桿的外壁開有與密封栓相配合的螺紋槽。
優選的,所述外輪轂與內輪轂均為鋁合金輪轂。
優選的,所述中空內腔的寬度為通孔槽的寬度的三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汽車新型輪轂,設計合理,實用性強,采用散熱孔,可以提高輪轂的散熱效果,設置圓周內腔和大支撐桿,可以向大支撐桿內注入冷凝液,冷凝液進入到圓周內腔內部,形成環流,吸收外輪轂的熱量,提高輪轂的使用壽命,而且冷卻液便于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輪轂、2散熱孔、3圓周內腔、4通孔槽、5大支撐桿、6中空內腔、7密封栓、8小支撐柱、9內輪轂、10轉軸插接槽、11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汽車新型輪轂,包括外輪轂1,所述外輪轂1的圓周外壁均勻開有散熱孔2,所述外輪轂1的內部開有圓周內腔3,所述外輪轂1的內圓周側壁開有六組通孔槽4,所述外輪轂1的內圓周側壁安裝有六組大支撐桿5,且六組大支撐桿5分別與六組通孔槽4相互配合,六組所述大支撐桿5的內部開有中空內腔6,六組所述大支撐桿5的側壁均通過螺紋連接有密封栓7,六組所述大支撐桿5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小支撐桿8,六組所述小支撐桿8的另一端均連接有內輪轂9,所述內輪轂9的外壁中心開有轉軸插接槽10,所述內輪轂9的外壁開有四組安裝孔11。
其中,所述大支撐桿5的外壁開有與密封栓7相配合的螺紋槽,螺紋槽與密封栓7共同配合堵住冷卻液,所述外輪轂1與內輪轂9均為鋁合金輪轂,鋁合金輪轂,質量輕,所述中空內腔6的寬度為通孔槽4的寬度的三倍。
工作原理:當在高溫天氣時,或者車輛需要長途運輸時,轉動一個密封栓7,使密封栓7從大支撐桿5脫離,之后通過高壓噴液槍,向中空內腔6內注入冷卻液,使冷卻液通過中空內腔6和通孔槽4進入到圓周內腔3內,直到冷卻液充滿整個圓周內腔3和六個大支撐桿5內的中空內腔6內,之后停止注入冷卻液,再將密封栓7通過螺紋槽安裝到大支撐桿5上,形成密封。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潤華汽車改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潤華汽車改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969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機器人的車輪式移動機構
- 下一篇:一種四輪電動車前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