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大蒜聯合收獲機的犁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96706.1 | 申請日: | 2017-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117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孫紅軍;劉英鵬;李學鋒;李永光;許惠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科源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13/00 | 分類號: | A01D13/00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曾丹 |
| 地址: | 21444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大蒜 聯合 收獲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大蒜聯合收獲機的犁組件。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中,農業活動占了很大一部分勞動力資源,隨著工業化步伐的不斷向前邁進,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我國也是世界大蒜的主要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大蒜產品遠銷東南亞、東亞、中東、美洲、歐洲等地,年創匯超過4億美元。大蒜是勞動密集型栽培作物,收獲作業是其生產過程的重要環節,存在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占用農時多、收獲季節性強、收獲損失大、效率低等問題,已成為影響大蒜生產發展、產業成長的主要問題。隨著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的不斷發展和日趨成熟,大蒜機械化收獲問題也備受關注,已成為我國農業機械化需求和研發的重點之一。我國大蒜機械化收獲機具的研究起步晚、技術水平不成熟、可靠性差、效率低,與發達國家相比具有較大差距。近年來,農業部和國內大蒜主產區均非常重視大蒜的機械化收獲,國內相關領域科研院所和企業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通過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相繼開發了一些大蒜收獲機。
大蒜收獲機的犁頭既要切斷蒜頭根須又不能對大蒜造成損傷,而現有的大蒜收獲機工作時,經常會對大蒜造成損傷,收獲損失大、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大蒜聯合收獲機的犁組件,前橫桿采用流線型設計,增強大蒜和土壤的分離效果,減少了犁前進時的阻力,最大化減少了動力消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大蒜聯合收獲機的犁組件,其特點是:它包括犁刀、支架、限位輪和油缸,所述支架包括前橫桿、后橫桿和豎桿,前橫桿和后橫桿分別設置在豎桿兩側,犁刀通過圓錐銷固定在前橫桿的前端,限位輪設置在豎桿的兩端,后橫桿的后端與大蒜聯合收獲機的機身鉸接,所述油缸的缸體設置在大蒜聯合收獲機的底盤上,油缸的活塞部與支架的豎桿連接,所述前橫桿彎折成S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大蒜聯合收獲機的犁組件,在油缸的作用下,油缸推動支架使其傾斜成犁地的角度,流線型的前橫桿增強了大蒜和土壤的分離效果,減少了犁前進時的阻力,最大化減少了動力消耗,在切斷蒜頭根須的同時又不對大蒜造成損傷,收獲損失小,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大蒜聯合收獲機的犁組件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大蒜聯合收獲機的使用狀態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中:
犁刀1,
支架2,
前橫桿2.1,
后橫桿2.2,
豎桿2.3,
限位輪3,
油缸4。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大蒜聯合收獲機的犁組件,它包括犁刀1、支架2、限位輪3和油缸4,所述支架2包括前橫桿2.1、后橫桿2.2和豎桿2.3,前橫桿2.1和后橫桿2.2分別設置在豎桿2.3兩側,犁刀1通過圓錐銷固定在前橫桿2.1的前端,限位輪3設置在豎桿2.3的兩端,后橫桿2.2的后端與大蒜聯合收獲機的機身鉸接,所述油缸4的缸體設置在大蒜聯合收獲機的底盤上,油缸4的活塞部與支架2的豎桿2.3連接。
所述前橫桿2.1彎折呈S形,為流線型,增強大蒜和土壤的分離效果,減少了犁前進時的阻力,最大化減少了動力消耗。
工作原理:在油缸4的作用下,油缸4推動支架2使其傾斜成犁地的角度,流線型的前橫桿2.1增強了大蒜和土壤的分離效果,在切斷蒜頭根須的同時又不對大蒜造成損傷,收獲損失小,效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科源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市科源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967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