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光纖并排排列的光纖接頭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092726.1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575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蔡志國;龔田;李小明;魏亞菲;王友車;胥濤棚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微影激光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F7/20 | 分類號: | G03F7/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聯(lián)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廉紅果 |
| 地址: | 21500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光纖 并排 排列 接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直寫式曝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光纖并排排列的光纖接頭。
背景技術
按照傳統(tǒng)的光纖接頭形狀即圓形,當能量需要12W時,接口的內徑必須在1.2mm或以上才能插入足夠多的激光光纖,但是1.2mm的圓接頭放射光線經(jīng)過方棒整形變成方形的時候,方棒短邊必須做大才能接收所有的光,再反射到DMD上時,光斑的短邊就會超過掃描區(qū)域,造成極大的能量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光纖并排排列的光纖接頭,能夠解決傳統(tǒng)光纖接頭發(fā)射圓形光線,造成能量浪費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光纖并排排列的光纖接頭,其包括接頭護套、光纖套管,所述光纖套管的上方與接頭護套連接,所述光纖套管內設置有一矩形孔,所述矩形方孔內排列設置有多根光纖。
上述方案,所述矩形方孔內排列設置有56-60根光纖。
上述方案,所述光纖套管的下方與曝光機連接。
上述方案,所述曝光機包括L形殼體、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方棒、DMD芯片、曝光鏡頭,所述方棒位于L形殼體內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反射鏡位于L形殼體內的拐角處用于將經(jīng)過方棒整形后的矩形光線反射到第二反光鏡,所述曝光鏡頭的一側設置L形殼體,另一側設置第二反光鏡,所述DMD芯片位于曝光鏡頭的上方,所述方棒將接收到光纖接頭中多根光纖發(fā)出的矩形光線整形后投射到第一反射鏡,所述第一反射鏡反射到第二反光鏡后,再通過第二反光鏡反射到DND芯片并且在DND芯片上形成矩形光斑,最后所述DND芯片反射的矩形光線通過曝光鏡頭投射出去。
上述方案,所述方棒的端面長寬比為1:6。
上述方案,所述矩形孔的長為0.8-6.7mm,寬為0.12-0.8mm。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使用時,本實用新型通過矩形孔內設置多根光纖,光纖接頭發(fā)射的矩形光線就能夠最大限度和曝光機的方棒契合,而方棒的尺寸就能夠做成和掃描區(qū)域一致的比例形狀,這樣,光斑照射到DMD芯片上時才不會有浪費現(xiàn)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光纖并排排列的光纖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光纖并排排列的光纖接頭的端面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光纖并排排列的光纖接頭中曝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光纖并排排列的光纖接頭中曝光機的DMD芯片的成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光纖并排排列的光纖接頭,如圖1、2所示,其包括接頭護套1、光纖套管2,所述光纖套管2的上方與接頭護套1連接,所述光纖套管2內設置有一矩形孔21,所述矩形方孔21內排列設置有58根光纖211,這樣,通過矩形孔21內設置多根光纖211,光纖接頭發(fā)射的矩形光線就能夠最大限度和曝光機3的方棒34契合,而方棒34的尺寸就能夠做成和掃描區(qū)域一致的比例形狀,這樣光斑照射到DMD芯片35上時才不會有浪費現(xiàn)象。
所述矩形方孔21內排列設置有56-60根光纖211,當然也可以根據(jù)功率需要改變光纖211的數(shù)量。
所述光纖套管2的下方與曝光機3連接。
如圖3、4所示,所述曝光機3包括L形殼體31、第一反射鏡32、第二反射鏡33、方棒34、DMD芯片35、曝光鏡頭36,所述方棒34位于L形殼體31內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反射鏡32位于L形殼體31內的拐角處用于將經(jīng)過方棒34整形后的矩形光線反射到第二反光鏡33,所述曝光鏡頭36的一側設置L形殼體31,另一側設置第二反光鏡33,所述DMD芯片35位于曝光鏡頭36的上方,所述方棒34將接收到光纖接頭中多根光纖211發(fā)出的矩形光線整形后投射到第一反射鏡32,所述第一反射鏡32反射到第二反光鏡33后,再通過第二反光鏡33反射到DND芯片35并且在DND芯片35上形成矩形光斑,最后所述DND芯片35反射的矩形光線通過曝光鏡頭36投射出去。
所述方棒34的端面長寬比為1:6,這樣,方棒34能夠更好地和光纖接頭契合,避免能量浪費。
所述矩形孔21的長為0.8-6.7mm,寬為0.12-0.8mm。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微影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蘇州微影激光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927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正壓開關調節(jié)器
- 下一篇:一種高壓高速噴霧的藥液導入美容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