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線充電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91442.0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225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余思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格爾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50/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充電 裝置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無線充電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無線充電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無線充電(Wireless charge),又稱作感應充電、非接觸式感應充電,是利用近場感應,也就是電感耦合,由供電設備(充電器)將能量傳送至用電裝置,用電裝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并同時供其本身運作之用。由于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以電感耦合傳送能量,兩者之間不用電線連接,因此充電器及用電的裝置都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實現無線充電技術主要通過四種方式:電磁感應式、磁場共振式、無線電波式、電場耦合式。電磁感應式充電是在初級線圈形成一定頻率的交流電,通過電磁感應在次級線圈中產生一定的感應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磁場共振充電由能量發送裝置和能量接收裝置組成,當兩個裝置調整到相同頻率,或者說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上共振,它們就可以交換彼此的能量。相比電磁感應方式,利用共振可延長傳輸距離。磁共振方式不同于電磁感應方式,無需使線圈間的位置完全吻合。
對于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移動電源,通常都只有無線發射功能,少數的移動電源可以實現接收和發射功能,而可用于為用電裝置進行無線充電,也可用于自身無線充電。現有的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移動電源,其通常是通過設置兩組線圈來分別實現發射和接收功能的,如在移動電源的相對兩側分別設置一組線圈,當自身需充電時,將其接收線圈的一側與供電設備接觸,當需要給用電裝置充電時,將其發射線圈的一側與用電裝置接觸。這樣一來,便會造成使用不便。此外,現有的無線充電通信采用的是backscatter調制方式,無線充電過程主要由用電裝置控制,供電裝置2被動接受請求并處理,這導致在某些情況下,供電裝置2、移動電源和用電裝置會同時進行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將發射線圈與接收線圈設置成一體,并采用藍牙與受電裝置及供電裝置進行通信而使三方無法同時進行工作的無線充電裝置及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線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線圈、用于與受電裝置和供電裝置進行藍牙通信的第一藍牙模塊、用于儲存電能的儲電單元和第一處理模塊,所述第一處理模塊分別與所述第一線圈、第一藍牙模塊及儲電單元連接,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藍牙模塊與受電裝置或供電裝置建立藍牙通信而可通過所述第一線圈向受電裝置進行供電或通過所述第一線圈接收來自供電裝置的電能而對所述儲電單元進行充電。
該無線充電裝置具有至少兩種工作狀態,在第一種工作狀態下,其通過所述第一藍牙模塊與受電裝置進行通訊而可通過所述第一線圈向受電裝置供電;在第二種工作狀態下,其通過所述第一藍牙模塊與供電裝置進行通信而可通過所述第一線圈接收來自供電裝置的電能而對所述儲電單元進行充電。
所述第一處理模塊包括第一控制單元和第一充放電單元,所述第一充放電單元包括諧振電路、整流電路、濾波和穩壓電路、頻率產生電路,第一種工作狀態的放電電路包括所述儲電單元、所述頻率產生電路、所述諧振電路和所述第一線圈,所述儲電單元提供的電能依次經所述頻率產生電路、諧振電路而通過第一線圈無線傳輸至受電裝置;第二種工作狀態的充電電路包括所述第一線圈、所述諧振電路、所述整流電路、所述濾波和穩壓電路及所述儲電單元,所述第一線圈無線接收供電裝置的能量而產生電流,所述電流依次經過所述整流電路、濾波和穩壓電路而形成直流電輸入至所述儲電單元。
所述第一充放電單元還包括過沖過放保護電路,其分別與所述第一控制單元和儲電單元連接。
該無線充電裝置還包括可用于連接外部適配器為所述儲電單元進行充電的第一充電接口和/或可用于連接數據線為所述受電裝置進行充電的第二充電接口,所述第一充電接口和第二充電接口分別與所述第一處理模塊電連接。
該無線充電裝置還設有電力切換開關,所述電力切換開關用于控制第一種工作狀態的放電電路的通斷。
該無線充電裝置在默認狀態下保持第二種工作狀態。
所述儲電單元為可充電電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格爾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格爾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914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