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滾石發射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90935.2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316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陶志剛;朱淳;郝振立;張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射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邊坡滾石運動特征參數研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滾石發射器。
背景技術
隨著淺部資源的日益枯竭,露天礦山開采深度和規模逐年增加。隨著露天礦開采深度的增加,形成很多高陡邊坡,在降雨、風化、開采擾動力的作用下,邊坡上危巖體經常向下滾落,嚴重威脅著采礦人員和設備的安全,滾石成為露天礦山開采過程中僅次于邊坡穩定性的重大研究課題。
其中,危巖體是指邊坡上被多組結構面切割,在重力風化應力、地震、滲透壓力等作用下與母巖逐漸分離,穩定性較差的巖體。危巖體崩塌失穩后將會產生滾石災害,滾石是指邊坡上的危巖體在外力的作用下脫離母體巖塊在斜坡上運動的一種邊坡失穩方式。由于滾石具有突發性、隨機性和多發性的特點,其速度、動能及水平拋擲距離難以預測,很難對其進行有效地預測和控制,為深部資源開采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由于深部資源現場環境和設備的限制,在現場進行滾石試驗十分不便,為了更好地研究滾石在邊坡運動特征,通過進行室內模型試驗來模擬現場滾石運動軌跡成了滾石主要研究途徑。目前進行滾石試驗時,對滾石的釋放基本上都是自由落體運動,或者由單一管道進行滾落,無法精確地模擬滾石由不同入射角釋放,或者釋放之后再進行粗略估算入射角,這樣既容易產生誤差,又增加試驗繁瑣性。在模擬滾石以不同入射速度碰撞坡面時,很難精準地對滾石進行逐次增加等量速度來進行釋放,對滾石以不同入射速度在坡面時運動特征變化的探究帶來一定誤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滾石發射器,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難以精準模擬、研究滾石運動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滾石發射器,其包括:立柱,豎直設置;滾石滑道,中部鉸接于所述立柱的上部,以使所述滾石滑道可旋轉地設于所述立柱。
優選地,所述立柱為高度可調結構。
優選地,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于一可移動的底盤座上。
優選地,所述滾石滑道為長度可調結構。
優選地,所述滾石滑道包括多段相互嵌套的滑槽。
優選地,還包括刻度盤,所述刻度盤上刻度的圓心在所述滾石滑道的轉動軸軸線上。
優選地,所述滾石滑道的一端還設有擋板,用于阻止滾石自動下滑。
分析可知,針對露天礦山等表面風化嚴重的區域,本實用新型能夠精確模擬滾石以不同入射速度和入射角與坡面發生碰撞,進而研究滾石在邊坡運動的變化特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前的準備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釋放滾石的示意圖;
圖4為滾石在本實施例的滾石滑道中的運動示意圖;
圖5為滾石與本實施例的滾石滑道脫離后與邊坡碰撞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擋板1、刻度盤2、滾石滑道3、立柱4、底盤座5。
具體地,立柱4豎直設置,應用時,其下端固定,為了便于移動,其底端固定于一盤狀的底盤座5上。需要使用本實施例時,借助底盤座5,本實施例就可以根據需要移動、轉動。滾石滑道3中部鉸接于立柱4的上部,以使滾石滑道3可旋轉地設于立柱4上。滾石滑道3可以為相對封閉的管道,也可以為相對開放的滑槽。
為了能夠便于調整滾石在滾石滑道3中的下滑高度,本實施例的立柱4為高度可調結構,例如立柱4為多段式結構,相鄰段之間通過螺栓等連接。不論為相對封閉的結構,還是相對開放的結構,滾石滑道3均可以為多段式結構,相鄰段之間相互嵌套,可拉伸,可壓縮。
為了精準掌握滾石滑道3的傾斜角度,本實施例還包括刻度盤2,刻度盤2上刻度的圓心在滾石滑道3的轉動軸軸線上,刻度盤2可以固定在滾石滑道3的轉動軸(該轉動軸不轉動,為其上旋轉的滾石滑道3提供支撐)上。
為了模擬多個滾石同時下滑,滾石滑道3的一端還設有擋板1,擋板1可以阻止多個滾石自動下滑,需要多個滾石同時下滑是,拔除擋板1即可。
應用本實施例時,如圖2-圖5所示,根據室內邊坡模型(未標記)的幾何形狀,把本實施例放在指定地點并調節立柱4到達預定高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9093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輪轂軸承加工用翻轉機構
- 下一篇:一種安全數控機床防護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