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剪線機構及縫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88908.1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24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蔣昌林;馬鳴嵐;丁建明;潘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5B65/00 | 分類號: | D05B65/00 |
| 代理公司: | 臺州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羅佩芝 |
| 地址: | 31801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構 縫紉機 | ||
1.一種剪線機構,包括下軸(1),在下軸(1)上設置有旋梭(2),其特征在于:在下軸(1)外套設有運動刀架(3),在運動刀架(3)上設置有刀一(4),運動刀架(3)與離合機構連接,離合機構由動力部件驅動使運動刀架(3)與下軸(1)連接或分離;連接時,運動刀架(3)與下軸(1)一起轉動,刀一(4)與刀二(5)實現旋轉剪線動作;分離時,下軸(1)轉動,運動刀架(3)不轉動;
所述離合機構包括有設置在機殼底板(6)上相應位置的安裝孔內的驅動軸(7),驅動軸(7)能在安裝孔內向旋梭(2)方向或遠離旋梭(2)方向移動,驅動軸(7)的頭部設置有撥叉(8),撥叉(8)的一端與運動刀架(3)連接,驅動軸(7)的尾部連接動力部件,所述運動刀架(3)上設置有固定銷(9),且固定銷(9)靠近運動刀架(3)內孔設置,所述旋梭(2)靠近運動刀架(3)的一側設置有平面(10),撥叉(8)推動運動刀架(3)向旋梭(2)方向移動,使運動刀架(3)上的固定銷(9)與旋梭(2)上的平面(10)接觸連接實現運動刀架(3)與下軸(1)同步轉動,在驅動軸(7)上設置有復位機構,且驅動軸(7)與動力部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軸(1)外套設有下軸前套(11),運動刀架(3)套設在下軸前套(11)外,撥叉(8)的一端套設在運動刀架(3)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底板(6)上設置有運動刀架(3)孔,運動刀架(3)設置在運動刀架(3)孔上,運動刀架(3)的外壁與運動刀架(3)孔的內壁連接,撥叉(8)的一端套設在運動刀架(3)上。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刀架(3)包括有刀架體一(21)及刀架體二(22),刀架體一(21)包括有套設在下軸(1)或下軸前套外的主體(23),在主體(23)的一端設置有環形凸沿(24),刀架體二(22)套設并固定在刀架體一(21)的主體(23)外,在刀架體二(22)上設置有刀一安裝座(25),且刀架體二靠近旋梭(2)的端面上設置有固定銷(9),刀架體二(22)與環形凸沿(24)之間形成有用于安裝撥叉(8)的環形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機構即為動力部件,動力部件與驅動軸(7)的尾部通過接頭連接,由動力部件帶動運動刀架(3)、離合機構復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機構為復位彈簧(12),驅動軸(7)的尾端與動力部件接觸連接,在尾端設置有擋片(13),復位彈簧(12)的一端頂緊在擋片(13)上、另一端頂緊在機殼底板(6)上,在動力部件動力消失時,由復位彈簧(12)帶動運動刀架(3)、離合機構復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一(4)包括有與運動刀架(3)連接的安裝部(15),在安裝部(15)的一側設置有刀片本體(16),刀片本體(16)與安裝部(15)呈L形結構,在刀片本體(16)的前端設置有刀尖(17),后端設置有刃口(18)。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二(5)為定刀或動刀。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刀架(3)與下軸(1)連接時,運動刀架(3)與下軸(1)一起360°轉動。
10.一種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剪線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8890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縫紉機自動剪切機構
- 下一篇:一種轆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