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熒光粉廢料粉碎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88326.3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002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贛州齊暢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8/14 | 分類號: | B02C18/14;B02C18/16;B02C18/24;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石其飛 |
| 地址: | 341700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熒光粉 廢料 粉碎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碎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熒光粉廢料粉碎裝置。
背景技術
稀土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現如今已成為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目前我國是世界第一稀土資源大國,儲量大、分布廣和品種全的國家,之間,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稀土生產國、最大稀土出口國和最大稀土應用消費國。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57到71的15種鑭系元素氧化物,以及與鑭系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技術的不斷突破,稀土氧化物的價值將越來越大。
在目前的稀土應用中,在將稀土應用于稀土熒光材料時還會產生一定的稀土熒光粉廢料,而如果將稀土熒光粉廢料隨意的倒掉或扔掉,將直接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時也將造成能源的浪費,同時也將會降低企業的效益。現有技術對廢料的粉碎只是單方向進行,使熒光粉廢料無法粉碎完全,而且廢碎后的熒光粉粉塵不能及時進行處理,會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
綜上,目前需要研發一種能夠多方向粉碎熒光粉且能收集粉碎后粉塵的熒光粉廢料粉碎裝置,來克服現有技術中只能單向粉碎且不能收集粉塵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只能單向粉碎且不能收集粉塵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多方向粉碎熒光粉且能收集粉碎后粉塵的熒光粉廢料粉碎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熒光粉廢料粉碎裝置,包括有支架、粉碎筒、驅動機構、進料斗、第一軸承座、轉桿、螺旋桿、刀片和擋板,支架左側連接有粉碎筒,粉碎筒左側連接有驅動機構,粉碎筒上部左右兩側均連接有進料斗,粉碎筒左右兩壁均連接有第一軸承座,第一軸承座之間連接有轉桿,第一軸承座之間連接有螺旋桿,轉桿穿過螺旋桿,轉桿上均勻連接有刀片,粉碎筒底部開有第一通孔,粉碎筒底壁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擋板。
優選地,驅動機構包括有固定板、第一電機、缺齒斜齒輪、第二軸承座、第一斜齒輪、繞線輪、鋼絲繩、第一導軌、第一導套和彈簧,粉碎筒左側連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前壁左上方連接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缺齒斜齒輪,固定板前壁中部連接有第二軸承座,轉桿左部連接在第二軸承座上,轉桿左端連接有第一斜齒輪,第一斜齒輪與缺齒斜齒輪嚙合,轉桿右部連接有繞線輪,繞線輪上連接有鋼絲繩,固定板前壁右部上下兩側均連接有第一導軌,第一導軌上連接有第一導套,第一導軌與第一導套配合,第一導軌與第一導套之間連接有彈簧,鋼絲繩的末端均連接在第一導套上。
優選地,還包括有升降機構、支桿、空心板、進氣管、氣泵和出氣管,進料斗上方設有空心板,空心板底壁均勻開有第二通孔,空心板的底壁與進料斗頂部接觸,空心板右端連接有支桿,支桿右端連接有升降機構,空心板左端連接有進氣管,空心板左部上方連接有氣泵,氣泵左側與進氣管連接,氣泵右側連接有出氣管。
優選地,升降機構包括有第二導軌、第二導套和氣缸,支架右側上部連接有第二導軌,第二導軌上連接有第二導套,第二導軌與第二導套配合,第二導套左端與支桿連接,第二導軌右側下部連接有氣缸,氣缸上端與第二導套底部連接。
優選地,支架的材料為Q235鋼。
優選地,第一電機為伺服電機。
工作原理:當需要將熒光粉廢料進行粉碎時,將廢料通過進料斗倒入粉碎筒內,啟動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帶動轉桿轉動,轉桿帶動螺旋桿轉動,轉桿帶動刀片旋轉不停地切割廢料,螺旋桿轉動輸送廢料,使刀片更均勻地切割廢料,廢料切割完畢后,將擋板取出,廢料通過第一通孔取出,均勻分布的刀片和螺旋桿的輸送作用使廢料切割更均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贛州齊暢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贛州齊暢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8832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