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膠囊填充機的吸囊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87860.2 | 申請日: | 2017-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849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凱;蔡鍔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迦南凱鑫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J3/07 | 分類號: | A61J3/07 |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東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33222 | 代理人: | 陳向東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膠囊 填充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膠囊填充機的吸囊機構。
背景技術
全自動膠囊充填機是一種藥品包裝機械,是一種將粉狀、顆粒或微丸的中、西藥物充填到膠囊內的全自動充填設備,現有的全自動膠囊充填機包括膠囊分裝轉臺、傳動機構、可編程控制器,所述膠囊分裝轉臺上設有多個工位,在相應工位分別設有吸囊機構、藥粉充填計量裝置、膠囊收緊裝置、出料裝置、模具清理裝置,各個裝置直接安裝在膠囊分裝轉盤上,膠囊充填機的膠囊分裝轉臺在傳動機構的驅動下能夠實現間歇運轉。其中吸囊機構是通下吸座,然后利用真空將囊體囊帽吸住然后分開,下吸座上下動作時,與下模塊會產生碰撞,產生較大的撞擊聲,并且直接合并,下吸座與下模塊之間會有間隙,真空效果不夠好。
發明內容
鑒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旨在提供一種新型的微丸充填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
一種膠囊填充機的吸囊機構,包括上模塊、下模塊和真空吸囊裝置 ,所述真空吸囊裝置包括有真空導柱、真空吸座,所述真空吸座包括上吸座和下吸座,所述上吸座上設有吸孔,所述吸孔與真空導柱密閉相通,所述真空導柱設置在上吸座下方,所述上模塊和下模塊設置在真空吸座的上方,并且下模塊上設有與吸孔相對應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囊裝置下方設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包括托架和彈簧座,所述彈簧座設置在托架上,所述彈簧座內設有壓簧,所述壓簧上方設有導桿,所述導桿通過緊固件與下吸座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彈簧座設置在真空吸座下方,當真空吸囊裝置向上動作與下模塊貼合時,通過壓簧的彈性,真空吸囊裝置帶來回彈緩沖,從而減輕了真空吸囊裝置與下模塊貼合時產生的撞擊聲,并提高了真空吸囊裝置與下模塊的貼合度。
附圖說明
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其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其實施例,下面再結合附圖描述其實施例的各有關細節,該膠囊填充機的吸囊機構,包括上模塊1、下模塊2和真空吸囊裝置 ,所述真空吸囊裝置包括有真空導柱、真空吸座,所述真空吸座包括上吸座8和下吸座7,所述上吸座8上設有吸孔9,所述吸孔9與真空導柱密閉相通,并且下模塊2上設有與吸孔9相對應的孔10,即吸孔9與真空導柱既相通又要保證該吸孔9與真空導柱內的真空通道密封,這樣吸孔9在吸囊體時處于真空吸附狀態,通過孔10對囊體進行吸附,如此保證囊體和囊帽分離,所述真空導柱設置在上吸座8下方,所述上模塊1和下模塊2設置在真空吸座的上方,所述真空吸囊裝置下方設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包括托架3和彈簧座4,所述彈簧座4設置在托架3上,所述彈簧座4內設有壓簧5,所述壓簧上方設有導桿6,所述導桿6通過緊固件與下吸座7連接。工作時,真空吸囊裝置向上動作,帶動緩沖裝置上升,當上吸座8與下模塊2合并時,壓簧5利用自身的回彈性為上吸座8帶來緩沖,并且使得上吸座8與下模塊2之間貼合更加緊密,提升了真空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迦南凱鑫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迦南凱鑫隆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878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自動膠囊填充機
- 下一篇:一種新生兒喂奶用支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