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傷口清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79978.0 | 申請日: | 2017-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504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國利 |
| 主分類號: | A61M3/02 | 分類號: | A61M3/02;A61M35/00;B01F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1041 山東省濰坊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傷口 清洗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傷口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腿部或胳膊受傷的病人在處理傷口時首先需要將傷口處進行清洗消毒,避免感染,現有技術中一般是用棉棒或棉球沾取消毒液對傷口處進行清洗。若受傷面積較大,僅用棉棒或棉球清洗效率較低,實用性不強。另外,清洗傷口時需要護理人員攜帶消毒液,并需要另外放置消毒液,很不方便。還有,有些消毒液需要按比例調配,這樣就需要醫護人員先人工調配消毒液再進行消毒工作,浪費人力物力和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傷口清洗裝置,該傷口清洗裝置便于對大面積的傷口進行消毒清洗,便于消毒液的放置和調配,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是:包括兩個間隔設置的第一支撐部和第二支撐部,所述第一支撐部和第二支撐部之間放置有清洗盆,第一支撐部的側部放置有消毒箱,第一支撐部的側部安裝有位于消毒箱上方的攪拌箱,所述消毒箱內安裝有下泵體,所述下泵體的出水管伸入攪拌箱內,所述攪拌箱的側部設有上泵體,上泵體的出水管伸出攪拌箱,上泵體出水管的端部連接有水管,水管的端部設有噴頭,噴頭位于清洗盆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支撐部的相對內表面固接有第一油缸,第二支撐部的相對內表面固接有第二油缸,第一油缸伸縮桿的端部與水管的一側部固接,第二油缸伸縮桿的端部與水管的另一側部固接。
所述攪拌箱包括箱體,箱體的開口部設有能將其密封的蓋體,所述蓋體上安裝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主軸穿過蓋體且其端部固接有伸入箱體內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下端部安裝有攪拌葉片。
所述清洗盆的中部設有空腔,清洗盆上表面的中部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設有與空腔連通的漏水孔,所述清洗盆下部的一側設有與其空腔連通的出水口。
所述第一支撐部包括兩個間隔且平行設置的第一支桿,兩個第一支桿之間連接有第一橫板,所述第一油缸固接在第一橫板上。
所述第二支撐部包括兩個間隔且平行設置的第二支桿,兩個第二支桿之間連接有第二橫板,所述第二油缸固接在第二橫板上。
所述水管上設有流量控制閥。
兩第二支桿之間的側部固接有支撐板,所述攪拌箱放置在支撐板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優點效果是:將受傷的腿部或胳膊放置到凹槽內,不需要混合液時,消毒液從消毒箱進入攪拌箱后再通過水管和噴頭噴出;需要混合液時,可以使消毒箱內的液體進入攪拌箱,然后投入固體藥物,啟動驅動電機使攪拌軸帶動攪拌葉片對混合物進行攪勻,啟動上泵體,混合消毒液通過水管和噴頭噴出。當受傷面積較大時,啟動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并使兩油缸的伸縮桿交替運動,即第一油缸伸縮桿伸出時,第二油缸伸縮桿縮回,重復運動即可使噴頭沿清洗盆的長度方向移動噴灑消毒液,從而擴大清洗范圍。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便于對大面積的傷口進行消毒清洗,便于消毒液的放置和調配,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攪拌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A向局部剖視圖;
圖4是第二支撐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國利,未經李國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799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