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分體式發電機組散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79794.4 | 申請日: | 2017-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710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普力司新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興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44389 | 代理人: | 饒錢,蔡喜玉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式 發電 機組 散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機組散熱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分體式發電機組散熱器。
背景技術
發電機組一般都是由發動機(提供動能)、發電機(產生電流)、控制系統來組成,發電機組有柴油發電機組、燃氣發電機組、汽油發電機組、風力發電機組、太陽能發電機組、水力發電機組、燃煤發電機組等,發電機組是指能將機械能或其它可再生能源轉變成電能的發電設備,一般我們常見的發電機組通常由汽輪機、水輪機或內燃機驅動,可再生新能源包括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等,目前,發電機組散熱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發電機組的使用,發電機組的水冷系統中的散熱器一般由進水室、出水室、主片及散熱器芯三部分構成,但是現有的發電機組使用的散熱器,當發電機組需要散發大量的熱量時,這種散熱器的散熱效率將會大大降低,散熱效果不佳,使用壽命較短,因此,一種散熱良好的分體式發電機組散熱器的出現尤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分體式發電機組散熱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發電機組散熱器的散熱效果不佳,使用壽命較短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分體式發電機組散熱器,包括冷水箱和主片,所述冷水箱的一端連接有輸水管,所述輸水管的一端連接有水泵,所述輸水管的一側連接有散熱管,所述輸水管與散熱管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水膜,所述散熱管的一側連接有導流管,所述導流管與散熱管的連接邊緣處設置有密封墊,所述導流管的一端連接有熱交換器,所述導流管的另一端連接有進水管,所述熱交換器通過出水管與發電機組相連,所述發電機組的一側連接有散熱筒體,所述主片的一側連接有散熱管,所述散熱管的一側設置有散熱帶片,所述散熱筒體的前表面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設置有兩個,所述通孔與散熱管進行連接。
優選的,所述散熱筒體與發電機組的連接處設置有冷水塑料膜,所述散熱筒體為鍍鋅鋁合金構件。
優選的,所述散熱管設置有兩個,所述散熱管為鍍鋅鋼管,所述散熱管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導水膜。
優選的,所述主片的一側邊緣處設置有凸包,所述凸包的一端連接有冷卻管,所述冷卻管與散熱帶片構成一個密封的冷卻區域,所述散熱帶片均勻的分布在散熱管和冷卻管之間。
優選的,所述散熱筒體的表面中部設置有格柵,所述格柵設置有多個,所述格柵的一側連接有邊板,所述邊板為耐熱類構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冷卻管和散熱帶片,冷卻管和散熱帶片之間進行焊接,使之形成了一個密封的冷卻區域,冷水箱中的冷水在水泵的作用下,通過輸水管輸送到散熱管中,散熱管將熱量進行傳導,經過冷卻管和散熱帶片形成的冷卻區域,對熱量進行吸收,能夠對發電機組進行有效的散熱,而發電機組的一端連接有進水管,使得進水管中的水更好的吸收內部產生的熱量,并且散熱筒體上的格柵具有更好的導熱效果,提高散熱的效率,散熱效果更佳,使用壽命更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分體式發電機組散熱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分體式發電機組散熱器的散熱管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分體式發電機組散熱器的散熱筒體結構圖。
圖中:1-熱交換器、2-導流管、3-進水管、4-出水管、5-發電機組、6-散熱筒體、7-冷水箱、8-水泵、9-輸水管、10-散熱管、11-凸包、12-冷卻管、13-散熱帶片、14-主片、15-格柵、16-邊板、17-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普力司新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東莞普力司新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7979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