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77695.2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171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豪;趙振華;袁松;凌學忠;胡軍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凌智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J2/10 | 分類號: | B63J2/10;B63J2/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31219 | 代理人: | 陸蕾 |
| 地址: | 201913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電 防凍 通風 | ||
1.一種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包括第一分筒(1)和第二分筒(2),所述第一分筒(1)的下部開口,所述第一分筒(1)的底部設有絲網(3),所述絲網(3)的中間位置設有缺口(31),所述第二分筒(2)的頂部從所述缺口(31)伸入所述第一分筒(1)內,所述第一分筒(1)通過螺栓與所述第二分筒(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分筒(1)的頂部設有手輪(11)和指示棒(12),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在手輪(11)上的防凍罩(4),所述防凍罩(4)包括內外兩層相互連接的防護層(41),兩層防護層(41)之間設有第一電伴熱電纜(42),所述第一電伴熱電纜(42)沿所述防凍罩(4)的五個面依次布置,所述第一電伴熱電纜(42)伸出所述防護層(41)并與接線端子(43)連接,所述接線端子(43)與電氣控制箱(52)通過電源電纜(5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層(41)為帆布,兩層帆布縫合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凍罩(4)包括前側面(44)、后側面(45)、頂面(46)、左側面(47)和右側面(48),所述前側面(44)的兩側邊分別與所述左側面(47)、所述右側面(48)連接,所述后側面(45)的兩側邊分別與所述左側面(47)、所述右側面(48)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側面(44)、后側面(45)、左側面(47)和右側面(48)的底部分別設有粘扣帶(4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凍罩(4)的頂部設有提手(46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其特征在于:兩層防護層(41)之間設有多個限位管(411),多個限位管(411)分別分布在防凍罩(4)的五個面上,所述第一電伴熱電纜(42)依次穿過相應的限位管(41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411)由帆布制成,縫制在所述防護層(41)上。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棒(12) 上罩有另一個防凍罩(4)。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筒(1)的底部設有第二電伴熱電纜(6),所述第二電伴熱電纜(6)與所述絲網(3)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船用電伴熱防凍通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伴熱電纜(6)呈平面螺旋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凌智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凌智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7769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非充氣輪胎
- 下一篇:一種傾斜盤安裝架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