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整形外科手術專用的頂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74650.X | 申請日: | 2017-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341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忠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全星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羅曉林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整形 外科手術 專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整形外科手術專用的頂壓裝置。
背景技術
在整形外科手術中,有時需要對人體骨頭進行校正,這就需要使用頂壓裝置穿入肌膚頂壓固定骨頭,如進行腿形校直手術時。目前,現有的頂壓裝置一般包括座筒和頂壓針柱,座筒內設有螺孔,頂壓針柱設有與螺孔配合的螺牙,頂壓針柱貫穿座筒,頂壓針柱刺破肌膚頂壓骨頭,由于為了保證強度,頂壓針柱較為粗大,故在人體肌膚上留下較大的傷口,術后愈合較慢。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及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整形外科手術專用的頂壓裝置,在人體肌膚留下的傷口較小,愈合快。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整形外科手術專用的頂壓裝置,包括座筒,所述座筒內設有多根頂壓針,座筒端部設有供頂壓針伸出的針孔,座筒內設有滑塊,各頂壓針均與滑塊連接固定,滑塊連接有驅動桿,滑塊由驅動桿驅動沿座筒往復滑動。
所述座筒的內壁設有內螺牙,所述驅動桿的側壁設有與內螺牙匹配的外螺牙。
所述滑塊上設有旋轉部,旋轉部通過連接柱與滑塊連接成一體,驅動桿的端部設有T形槽,旋轉部卡入T形槽中。
所述頂壓針為不銹鋼材料制作。
所述頂壓針與滑塊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頂壓針的端部為錐狀尖端。
本實用新型中座筒內設有多根頂壓針,多根頂壓針共同頂壓人體骨頭,頂壓針可以做得較細,但依然能保證足夠的強度,這就使得頂壓針在肌膚中留下較小的傷口,頂壓針拔出人體后,傷口愈合較快。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頂壓針和滑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座筒,11-釘孔,2-頂壓釘,3-滑塊,31-旋轉部,32-連接柱,4-驅動桿,41-T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整形外科手術專用的頂壓裝置,包括座筒1,座筒1內設有多根頂壓針2,座筒1端部設有供頂壓針2伸出的針孔11,座筒1內設有滑塊3,各頂壓針2均與滑塊3連接固定,滑塊3連接有驅動桿4,滑塊3由驅動桿4驅動沿座筒1往復滑動。
座筒1的內壁設有內螺牙,驅動桿4的側壁設有與內螺牙匹配的外螺牙。驅動桿4與座筒1相對轉動,從而驅動滑塊3沿座筒1滑動,從而帶動頂壓針2活動。
滑塊3上設有旋轉部31,旋轉部31通過連接柱32與滑塊3連接成一體,驅動桿4的端部設有T形槽41,旋轉部31卡入T形槽41中。旋轉部31可在T形槽41內轉動,且還可與驅動桿4連接。
優選的,頂壓針2為不銹鋼材料制作。頂壓針2與滑塊3為一體式結構。頂壓針2的端部為錐狀尖端。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使用時,轉動驅動桿4,驅動桿4帶動滑塊3運動,滑塊帶動頂壓針2刺入人體,頂壓針2的錐狀尖端抵于人骨上。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現方式,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全星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全星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7465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中醫骨傷治療裝置
- 下一篇:具有機械衣服附接件的吸收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