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鑄錠無蜂窩澆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74517.4 | 申請日: | 2017-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053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明(設計)人: | 應光燦 | 申請(專利權)人: | 宣城創璽鑄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7/12 | 分類號: | B22D7/12;B22D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顯鋒 |
| 地址: | 2425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鑄錠 蜂窩 澆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鑄錠無蜂窩澆鑄裝置。
背景技術
鑄造是獲得機械產品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機械工業重要的基礎工藝,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國的鑄造業現狀是產量大,年產鑄件約1200萬噸,廠點多,達2.3-2.6萬多個,鑄造業的從業人員在120萬人以上,我國鑄造業的一大特點是以前的鄉鎮企業到現在的微小企業和家庭式企業的快速成長,成為我國鑄造行業的一支重要力量,占全國鑄件總量的50-60%。
鑄件加工余量大。由于缺乏科學的設計指導,工藝設計人員憑經驗難以控制變形問題,鑄造的加工余量一般比國外大1—3倍。加工余量大,鑄件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嚴重,加工周期長,生產效率低,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鑄錠無蜂窩澆鑄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鑄錠無蜂窩澆鑄裝置,包括底板、箱體、動力軸、動力電機、齒條框、缺齒輪、料道、振動體、鑄模,所述底板的左端固接箱體,其右端固接振動體,振動體上方連接鑄模,所述箱體內設有齒條框,齒條框的對稱內齒條與缺齒輪嚙合,缺齒輪套接動力軸,動力軸貫穿箱體,其一端通過軸承固定,其另一端連接動力電機,動力電機安裝在箱體側面,所述齒條框的兩側的支架連接料道底面。
進一步,所述的動力軸上連接兩個缺齒輪。
進一步,所述的箱體內設有兩個齒條框。
進一步,所述的齒條框包括支架、直齒條,所述齒條框的兩側直框連接支架,支架貫穿所述箱體后,其頂端連接料道底面,所述支架呈L型對稱設置在齒條框的兩側,所述直齒條設在齒條框的上下兩個直邊內側。
進一步,所述振動體內設有彈簧。
進一步,所述的所述的料道的出口位于鑄模的正上方。
進一步,將融熔狀的金屬液倒在料道內,啟動動力電機,將帶動動力軸及固接的缺齒輪轉動,缺齒輪與齒條框下方的齒嚙合,齒條框向一側位移,并通過支架帶動料道向一側位移,反之,缺齒輪與齒條框上方的齒嚙合,齒條框向另一側位移,并通過支架帶動料道向另一側位移,從而實現料道的出料口在鑄模的往復位移,保證了鑄模內鑄錠表面的平整度,降低了其加工余量,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料道下方的往復擺動帶動料道出口在鑄模上擺動,促使鑄錠平整,避免傾斜面的產生,同時振動體內的彈簧在對鑄模振動有緩沖保護功能,避免了鑄模的加快損壞,尤其是能保證鑄錠無氣孔等缺陷,料道下方的往復擺動通過缺齒輪與齒條嚙合產生,具有噪音小,運行平穩,能降低加工余量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鑄錠無蜂窩澆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料道下方的各部件實現往復位移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鑄錠無蜂窩澆鑄裝置,包括底板1、箱體2、動力軸3、動力電機4、齒條框5、缺齒輪6、料道7、振動體8、鑄模9,所述底板1的左端固接箱體2,其右端固接振動體8,振動體8上方連接鑄模9,所述箱體2內設有齒條框5,齒條框5的對稱內齒條502與缺齒輪6嚙合,缺齒輪6套接動力軸3,動力軸3貫穿箱體2,其一端通過軸承301固定,其另一端連接動力電機4,動力電機4安裝在箱體2側面,所述齒條框5的兩側的支架501連接料道7底面。
進一步,所述的動力軸3上連接兩個缺齒輪6。
進一步,所述的箱體2內設有兩個齒條框5。
進一步,所述的齒條框5包括支架501、直齒條502,所述齒條框5的兩側直框連接支架501,支架501貫穿所述箱體2后,其頂端連接料道7底面,所述支架501呈L型對稱設置在齒條框5的兩側,所述直齒條502對稱設在齒條框5的上下兩個直邊內側。
進一步,所述振動體8內設有彈簧801,在振動體產生振動時,具有保護鑄模的功用。
進一步,所述的所述的料道7的出口位于鑄模9的正上方。
進一步,將融熔狀的金屬液倒在料道內,啟動動力電機,將帶動動力軸及固接的缺齒輪轉動,缺齒輪與齒條框下方的齒嚙合,齒條框向一側位移,并通過支架帶動料道向一側位移,反之,缺齒輪與齒條框上方的齒嚙合,齒條框向另一側位移,并通過支架帶動料道向另一側位移,從而實現料道的出料口在鑄模的往復位移,保證了鑄模內鑄錠表面的平整度,降低了其加工余量,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宣城創璽鑄造有限公司,未經宣城創璽鑄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7451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