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進氣壓力調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74287.1 | 申請日: | 2017-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568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孫秋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5/02 | 分類號: | G01M15/02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壓力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發動機臺架試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動機進氣壓力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發動機設計制造廠家在開發過程均需要做臺架試驗,但是臺架測試工況不能體現所有用戶使用工況,例如高原低氣壓環境。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實用新型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針對發動機在高原低氣壓環境下使用時性能不足問題,通常主機廠的做法是發動機匹配整車上進行高原試驗主觀評價,但不能測得測試過程發動機動力輸出數據。而且發動機車輛在高原地區動力不足也是一大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調節發動機進氣口壓力,滿足對應海拔高度的大氣壓力值,從而得到發動機在此狀態下的動力輸出值的發動機進氣壓力調節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發動機進氣壓力調節裝置,具有:
發動機和測功機,所述測功機與發動機連接;
蝶閥,其與發動機進氣口連接;
電機執行器及電子信號采集反饋單元;電機執行器與蝶閥閥芯一端連接,電子信號采集反饋單元與閥芯另外一端連接;
電子控制單元和電子調節器,電子調節器、電機執行器、電子信號采集反饋單元均與電子控制單元連接;
電源,與所述電子控制單元連接;
溫度傳感器及壓力傳感器,均與所述電子控制單元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及壓力傳感器安裝在發動機進氣口內。
所述電源為12V直流電源。
所述蝶閥通過安裝法蘭連接在發動機進氣口。
蝶閥初始狀態為常開狀態,沒有調節信號輸入時對發動機進氣沒有影響。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測試過程中,調節發動機進氣口壓力,滿足對應海拔高度的大氣壓力值,從而得到發動機在此狀態下的動力輸出值,模擬高原使用壓力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發動機進氣壓力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測功機,2、發動機,3、發動機進氣系統,4、電機執行器及電子信號采集反饋單元,5、溫度傳感器及壓力傳感器,6、電子控制單元,7、電子調節器,8、直流開關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參見圖1,一種發動機進氣壓力調節裝置,具有:
發動機和測功機,測功機與發動機連接;
蝶閥,其與發動機進氣口連接;
電機執行器及電子信號采集反饋單元;電機執行器與蝶閥閥芯一端連接,電子信號采集反饋單元與閥芯另外一端連接;
電子控制單元和電子調節器,電子調節器、電機執行器、電子信號采集反饋單元均與電子控制單元連接;
電源,與電子控制單元連接;
溫度傳感器及壓力傳感器,均與電子控制單元連接,溫度傳感器及壓力傳感器安裝在發動機進氣口內。
電源為12V直流電源。
蝶閥通過安裝法蘭連接在發動機進氣口。
蝶閥初始狀態為常開狀態,沒有調節信號輸入時對發動機進氣沒有影響。
裝置工作原理
(1)初始狀態:
圖1中碟片閥體處于打開狀態,電機未得電工作,電子控制單元無信號輸入與輸出。
圖1中電子調節器處于初始位置;電源打開。
(2)設備工作前自檢
每次試驗前,需要對設備狀態進行檢測,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在電子控制單元內,設置了自檢程序,每次試驗前,電子控制單元通電后自動控制碟閥從全開逐步關閉到全關,然后再恢復至全開,電子信號采集單元檢測閥體位置并反饋至電子控制單元,設備將有如下執行動作:
①電子控制單元輸出信號;
②碟片閥裝置根據信號逐步關閉閥片,碟片閥裝置中的電子信號采集反饋單元檢測閥片開度信號反饋至電子控制單元;
③電子控制單元對比輸出與反饋信號是否一致,完成一次自檢,時間為2s。
(3)工作調節過程
試驗開始時,啟動發動機正常運轉后開始:
①調節發動機轉速至測試轉速,記錄發動機性能參數;
②根據表1標準大氣壓力與海拔高度對照表查得所需試驗環境相應的進氣壓力;
③調節電子調節器,碟片閥逐漸關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742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