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計算機硬件的自動化檢測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73932.8 | 申請日: | 2017-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005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潔 |
| 主分類號: | G06F11/22 | 分類號: | G06F11/22 |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余***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計算機硬件 自動化 檢測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計算機與外部設備的簡便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用于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件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并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后,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96年至2009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萬臺,聯網計算機臺數由原來的2.9萬臺上升至5940萬臺。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億,無線互聯網有6.7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億,為全球第一位。計算機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準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使大量復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例如:衛星軌道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4小時天氣算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在現代社會里,用計算機只需幾分鐘就可完成。
然而現有的計算機在使用過程沒有一個很好的硬件檢測效果,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不能夠很好的對計算機的情況進行了解,給使用者帶來很多的不便,浪費了使用者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現有的計算機檢測裝置在使用過程沒有一個很好的使用效果,不能夠很好的給使用者提供使用便利,導致使用者在使用過程沒有一個很好的便利性,不能夠很好的給使用者帶來便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計算機硬件的自動化檢測平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計算機硬件的自動化檢測平臺,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的一端兩側均安裝有固定裝置,所述裝置主體的內腔一端設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內腔下端安裝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上端安裝有顯示裝置,且顯示裝置的一端延伸至裝置放置盒的外側,所述裝置主體的內腔一端安裝有處理裝置,所述處理裝置的一端安裝有傳輸裝置,且傳輸裝置的一端延伸至裝置主體的外側,所述傳輸裝置的另一端安裝有檢測裝置,且傳輸裝置的外側安裝有保護裝置,所述裝置主體的內腔安裝有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的輸出端分別與檢測裝置、保護裝置、顯示裝置和處理裝置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裝置主體的內腔安裝有微型蓄電裝置,且裝置主體的外端一側安裝有外接電源連接裝置,所述外接電源連接裝置與微型蓄電裝置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裝置主體的外端一側安裝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與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裝置主體的外端安裝有手持裝置,且手持裝置的一端設有防滑紋。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采用外加檢測的方式,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過程能夠有一個很好的使用便利性,方便使用者進行使用和操作,同時該裝置在使用過程能夠有一個很好的實時檢測的方式,具有一個很好的自動性,有效的節約了使用者的時間和精力,給使用者帶來很多的便利,方便使用者進行使用,同時該裝置使用簡單,安裝便捷,能夠很好的進行使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過程能夠有一個很好的實用性,給使用者帶來便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計算機硬件的自動化檢測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潔,未經李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739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