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棄流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72582.3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128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振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萊多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B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棄流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雨水初期棄流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棄流閥,用于雨水處理、收集。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相對貧乏、時空分布又極不均勻的國家。水資源年內年際變化較大,降水及徑流的年內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幾個月中,連豐、連枯年份交替出現,造成一些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干旱災害頻繁。隨著節能呼聲越來越高,雨水回收再利用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雨水回收利用是指通過管路對雨水進行收集,及通過雨水凈化裝置對雨水進行凈化處理的過程。
在降雨初期,雨水流量較小,這時的雨水污染嚴重,需排放掉。雨水收集利用系統中的棄流閥是用于雨水初期棄流的常見設備。在雨水收集利用系統中,雨水棄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次雨水收集的成效。如雨水初期棄流做的不好,讓雜質流入雨水井、儲水箱,會加大過濾器的工作強度,造成過濾器堵塞,同時雜質沉積在池底,會給后期的清理工作帶來非常大的麻煩,甚至使整個系統癱瘓。
現有的棄流閥大多為電動棄流裝置,它由雨量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水質傳感器、控制柜、棄流分流器、信號電纜等組成。然而,現有的電動棄流裝置結構復雜,安裝繁瑣,工作過程需要用電,并耗費電能。
因此,現有技術中亟需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安裝、無需用電的機械式棄流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安裝、無需用電的棄流閥。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棄流閥,包括中部設置有棄流室的棄流閥殼體、位于棄流閥殼體上方的懸浮體、連接于懸浮體下端的懸浮體支架、連接于懸浮體支架下端的雙向連接件及連接于雙向連接件下端的倒U型圓,所述棄流閥殼體的上端中部設置有與所述棄流室貫通的圓形的進水口,所述棄流閥殼體還設置有與所述棄流室貫通的棄流口,所述倒U型圓對應于所述進水口設置于所述棄流室內。
所述懸浮體包括扁圓形的外殼及設置于外殼內的內部充滿氫氣的內膽。
所述外殼為聚乙烯外殼,所述內膽為強化纖維內膽。
所述雙向連接件的中部設置有轉動關節。
所述倒U型圓為倒置的空心的3分之2圓球形,所述倒U型圓的上端面設置有多個透水孔。
所述懸浮體的下端設置有具有外螺紋的連接柱,該連接柱與一具有內螺紋的圓帽螺接,所述圓帽的中部空腔內于所述連接柱的下方設置有螺母,所述懸浮體支架的端部連接腳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圓帽的下端中部設置有通孔,所述懸浮體支架的端部連接腳穿過所述圓帽的通孔與所述螺母螺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用于各種棄流設備上,通過機械結構原理自感應雨水流量,拋棄前期雨水中的污染物,收集后期潔凈雨水,可反復自動工作,無需人工維護,零能耗。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安裝、無需耗費電能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開啟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關閉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懸浮體與支架位置關系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懸浮體與支架連接配合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懸浮體;2-外殼;3-內膽;4-懸浮體支架;5-連接柱;6-螺母;7-圓帽;8-雙向連接件;9-轉動關節;10-倒U型圓;11-透水孔;12-棄流閥殼體;13-棄流室;14-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棄流閥,包括中部設置有棄流室13的棄流閥殼體12、位于棄流閥殼體12上方的懸浮體1、連接于懸浮體1下端的懸浮體支架4、連接于懸浮體支架4下端的雙向連接件8及連接于雙向連接件8下端的倒U型圓10,棄流閥殼體12的上端中部設置有與棄流室13貫通的圓形的進水口14,棄流閥殼體12還設置有與棄流室13貫通的棄流口,倒U型圓10對應于進水口14設置于棄流室13內。
參見圖1,降雨初期,水流量較小,此時本發明處于開啟狀態,初期雨水及污染物通過進水口14進入棄流室13內,進而由棄流口排走;參見圖2,降雨過程中雨水流量逐漸增大,當水流量超過進水口14所過流量時,懸浮體1在水中浮起,帶動倒U型圓10上升,最終關閉進水口14,使本發明處于關閉狀態,潔凈雨水不進入棄流室13,而是直接進入收集管;降雨完畢,水位下降,倒U型圓10及懸浮體1恢復至圖1所示狀態,等待下次降雨再次棄流反復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萊多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萊多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7258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調蓄結構
- 下一篇:雨水自動分流棄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