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熱處理淬火往返循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71318.8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852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光滿;汪國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安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63 | 分類號: | C21D1/63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華 |
| 地址: | 2410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處理 淬火 往返 循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處理淬火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對工件熱處理淬火進行往返循環操作的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軸承鍛件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為輪轂的轉動提供精確引導,它既承受軸向載荷又承受徑向載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零部件,現階段的軸承鍛件大多是毛培鋼制成的,在加工是就需要淬火工藝,傳統的淬火上料效率較為低下,且勞動成本較高,因此,解決這一類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熱處理淬火往返循環裝置,通過設置有機械手來抓取工件進行往返循環操作,以解決現有淬火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熱處理淬火往返循環裝置,包括有加熱爐和冷卻水池,所述冷卻水池上方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設置有伸縮氣缸,并在所述伸縮氣缸上設置有夾具,由所述伸縮氣缸帶動夾具通向冷卻水池,所述加熱爐中設置有出料軌道通向冷卻水池,所述出料軌道的一側設置有運輸軌道,在所述出料軌道和運輸軌道的中間設置有機械手,由所述機械手抓取出料軌道上的工件,并安裝在夾具上,待加工完成后,再由機械手抓取夾具上的工件并放入運輸軌道上移動,以此構成往返循環的加工過程。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冷卻水池中設置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與冷卻水循環供水設備相連接,并在所述冷卻水池中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冷卻水循環供水設備相連接。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夾具、出料軌道和運輸軌道上均設置有位置感應器,所述位置感應器與機械手相連接。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出料軌道的末端兩側分別設置有感應板和氣缸,并在所述感應板上設置有為位置感應器,所述位置感應器與出料軌道的驅動系統相連接,由所述氣缸推動出料軌道上的工件移動到感應板上,并由所述機械手通過位置感應器感應到進行抓取,當位置感應器感應不到工件時,驅動系統啟動出料軌道運行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出料軌道和運輸軌道來分別轉運工件,再通過設置有機械手,首先由機械手抓取出料軌道上的工件,并安裝在夾具上進行水冷,待加工完成后,再由機械手抓取夾具上的工件并放入運輸軌道上移動,以此構成往返循環的加工過程,加工過程全自動化,效率較高,并且通過設置有進水管、出水管和溫度傳感器來對冷卻水池中的水進行循環更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件淬火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冷卻水池,2-支架,3-伸縮氣缸,4-夾具,5-出料軌道,6-運輸軌道,7-機械手,8-進水管,9-出水管,10-溫度傳感器,11-位置感應器,12-感應板,13-氣缸,14-振動鼓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本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熱處理淬火往返循環裝置,包括有加熱爐和冷卻水池1,所述冷卻水池1上方設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設置有伸縮氣缸3,并在所述伸縮氣缸3上設置有夾具4,由所述伸縮氣缸3帶動夾具4通向冷卻水池1,所述加熱爐中設置有出料軌道5通向冷卻水池1,所述出料軌道5的一側設置有運輸軌道6,在所述出料軌道5和運輸軌道6的中間設置有機械手7,由所述機械手抓取出料軌道上的工件,并安裝在夾具上,待加工完成后,再由機械手抓取夾具上的工件并放入運輸軌道上移動,以此構成往返循環的加工過程。所述冷卻水池1中設置有進水管8和出水管9,所述進水管8和出水管9與冷卻水循環供水設備相連接,并在所述冷卻水池中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0,所述溫度傳感器與冷卻水循環供水設備相連接,所述冷卻水池的底部設置有兩個對稱的振動鼓風口14以促進冷卻水的流動。所述夾具4、出料軌道5和運輸軌道6上均設置有位置感應器11,所述位置感應器11與機械手7相連接。所述出料軌道5的末端兩側分別設置有感應板12和氣缸13,并在所述感應板11上設置有為位置感應器11,所述位置感應器與出料軌道的驅動系統相連接,由所述氣缸推動出料軌道上的工件移動到感應板上,并由所述機械手通過位置感應器感應到進行抓取,當位置感應器感應不到工件時,驅動系統啟動出料軌道運行移動。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出料軌道5和運輸軌道6來分別轉運工件,再通過設置有機械手7,首先由機械手7抓取出料軌道5上的工件,并安裝在夾具3上進行水冷,待加工完成后,再由機械手7抓取夾具上的工件并放入運輸軌道6上移動,以此構成往返循環的加工過程,加工過程全自動化,效率較高,并且通過設置有進水管8、出水管9和溫度傳感器10來對冷卻水池1中的水進行循環更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件淬火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安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蕪湖安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7131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加熱不同直徑鏈輪的感應器
- 下一篇:一種真空油淬爐安全防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