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芯軸式懸掛器現場上扣工具及上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70590.4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457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中元;孫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瑞井控系統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14 | 分類號: | B25B27/14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芯軸式 懸掛 現場 工具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上扣工具,具體涉及芯軸式懸掛器現場上扣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上對于管柱與懸掛器之間的連接,一般采用兩種方法進行上扣,第一種方法,采用一個雙公短接在工廠內用專用上扣設備按照規定扭矩預先與懸掛器的下部進行連接,再到井場采用液壓管鉗夾持短接與管柱連接。這種方法,需要在工廠預先要加工一個雙公短接和準備一臺上扣設備,既費時又費力,成本還高。第二種方法,在懸掛器的下部帶有很長的脖子,在井場直接采用液壓管鉗夾持懸掛器下部的脖子與管柱連接,采用這種方法雖然上扣比較簡單,但會提高懸掛器的制造成本,且采用液壓管鉗直接夾持懸掛器的脖子容易造成脖頸外圓損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便于操作,能實現與管柱按規定扭矩上扣,不損傷管柱和懸掛器,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芯軸式懸掛器現場上扣工具及上扣結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首先提供一種芯軸式懸掛器現場上扣工具,包括用于帶動芯軸式懸掛器旋轉上扣的懸掛器送入裝置和用于連接懸掛器送入裝置和芯軸式懸掛器的扭矩環裝置,所述扭矩環裝置套設在懸掛器送入裝置的外表面;
所述懸掛器送入裝置包括上扣夾持部和連接部,所述懸掛器送入裝置的連接部與芯軸式懸掛器螺紋連接;
所述扭矩環裝置包括兩個半弧形連接環,所述半弧形連接環的下端設有多個與芯軸式懸掛器的導流槽相配合的卡爪,所述半弧形連接環的內壁上固定設有用于與連接部可拆卸連接的連接裝置,每個半弧形連接環的端部分別設有耳板,兩個半弧形連接環的端部通過螺栓將耳板連接在一起。
所述連接部外表面上均勻分布有多個第一鍵槽。
所述連接裝置為定位鍵,所述半弧形連接環的內壁上設有與第一鍵槽對應的第二鍵槽,所述定位鍵的兩側端面分別與第一鍵槽和第二鍵槽相配合,所述定位鍵和第二鍵槽上分別設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內設有用于連接定位鍵和第二鍵槽的連接螺栓。
所述半弧形連接環上設有多個手柄。
所述第一鍵槽、第二鍵槽和定位鍵的數目分別為對應設置的4個。
其次提供一種芯軸式懸掛器現場上扣結構,包括芯軸式懸掛器和上述的上扣工具,所述芯軸式懸掛器的中部設有環形臺肩,所述環形臺肩上設有多個導流槽,且所述導流槽與扭矩環裝置的卡爪對應限位配合。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結構合理,便于操作,能實現與管柱按規定扭矩上扣,不損傷管柱和懸掛器,能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是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扭矩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定位鍵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懸掛器送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芯軸式懸掛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圖6是圖5的半剖視圖;
圖中:1.芯軸式懸掛器;2.上扣夾持部;3.連接部;4.第一鍵槽;5.半弧形連接環;6.卡爪;7.導流槽;8.定位鍵;9.第二鍵槽;10.螺栓孔;11.連接螺栓;12.耳板;13.手柄;14.環形臺肩。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6,芯軸式懸掛器現場上扣工具,包括用于帶動芯軸式懸掛器1旋轉上扣的懸掛器送入裝置和用于連接懸掛器送入裝置和芯軸式懸掛器1的扭矩環裝置,扭矩環裝置套設在懸掛器送入裝置的外表面。
如圖3所示,懸掛器送入裝置包括上扣夾持部2和連接部3,在連接部3的外表面均勻分布有四個第一鍵槽4。通過連接部3上的第一鍵槽4可以使其與半弧形連接環5連接在一起。連接部3的下端具有內螺紋,這樣連接部3與芯軸式懸掛器1上端螺紋連接。
如圖1所示,扭矩環裝置包括兩個半弧形連接環5,兩個半弧形連接環5的下端分別設有多個卡爪6,卡爪6與芯軸式懸掛器1的導流槽7相配合,這樣扭矩環裝置旋轉時,可以帶動卡爪6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瑞井控系統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科瑞井控系統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705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