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冷卻泵站閉式供水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67905.X | 申請日: | 2017-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5298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松山;孫壯壯;陳加琦;周正富;何鐘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B11/10 | 分類號: | E03B11/10;E03B7/07 |
| 代理公司: | 揚州蘇中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2222 | 代理人: | 許必元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冷卻 泵站 供水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泵站供水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自冷卻泵站閉式供水系統,具體的說涉及一種用于大型立式軸流泵站主泵旁通分流自冷卻閉式技術供水系統。
背景技術
大型立式軸流泵站技術供水閉式系統有板式熱交換器技術供水系統、風冷式水冷機組技術供水系統和盤管置于流道中的自冷卻技術供水系統。板式熱交換器技術供水系統需另構建一個冷流(水)介質系統,利用冷流(水)介質與熱流(水)介質在板式熱交換器中的換熱將泵站機組的產熱量帶走,但因板式熱交換器換熱板之間的間隙很小,極易堵塞,該系統技術供水的可靠性差,此外另建的冷流介質系統需增設供水泵、板式熱交換器、濾水器和監測儀表等,不僅增大投資,而且另增加了泵站能耗。風冷式水冷機組技術供水系統更為復雜,它不僅要多增設冷媒(氟利昂)介質循環系統即空調系統,還需要增加風機排熱系統,設備投資和工程投資大,運行耗能更大。盤管置于流道中的自冷卻技術供水系統是將熱流盤管安裝在泵站出水流道的底部或側壁,該系統不需要另外構建冷流(或冷媒)系統,利用主水泵水流繞流盤管自冷卻,但因該系統置于流道中,盤管受主泵水流沖擊、泥沙磨蝕等易損壞,繞流盤管的外部水流流量不可控,導致泵機組冷卻水溫度變化較大,另外系統檢修困難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供水系統的能耗高、系統復雜、供水系統冷流介質流量不可控、盤管易損壞和檢修困難等問題,提出一種新型長圓型閘門門鉸,從而達到介質流量可控、節省能源和維護性好的目的,更有利于加快國家水利工程建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冷卻泵站閉式供水系統,包括泵出水流道主流和出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閉式供水系統還由進水管道、熱交換水箱和出水管道組成,所述熱交換水箱的進口處設有進口擴散管,所述進水管道一端與所述出水流道主流相連,所述進水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進口擴散管直接相連;所述熱交換水箱的出口處設有出口擴散管,所述出口擴散管直接與所述出水管道相連,所述出水管道的尾部連接所述出水池。
所述進水管道上設有調節閥和濾水器,濾水器底部設有一截止閥。
所述出水管道上設有截止閥。
所述熱交換水箱內縱向設有盤管,熱交換水箱的頂部設有排氣閥,底部設有排沙孔,熱交換水箱側壁設有檢修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自冷卻泵站閉式供水系統,結構緊湊,工作原理清晰,具體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所用的冷卻水均來自于主泵分流水,不需要設置專門的抽水泵,優化了泵站冷卻水系統的結構,同時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排放;
(2)本實用新型自冷卻閉式技術供水系統進水流道設有調節閥,可控制冷卻系統中冷卻水的流量,實現冷卻系統的可控調節;
(3)本實用新型自冷卻閉式技術供水系統進水流道設有濾水器,可過濾冷卻水中的泥沙,減少泥沙對盤管的磨蝕,延長盤管的使用壽命;
(4)本實用新型自冷卻閉式技術供水系統熱交換水箱上設有檢修孔,熱交換水箱底部設有排沙孔,便于系統的檢修維護;
(5)本實用新型自冷卻閉式技術供水系統,在熱交換水箱進口設有擴散管減小水流流速,減小水流對盤管的沖擊;
(6)本實用新型自冷卻閉式技術供水系統結構簡單,便于實現,運用于泵站中可減少能源消耗,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7)本實用新型自冷卻閉式技術供水系統可減少冷卻系統的資金投入,減小了泵站的投資成本,加快了國家的南水北調與國家水利建設工程的實施。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供水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供水系統安裝示意圖。
圖中:調節閥1、濾水器2、進口擴散管3、盤管4、熱交換水箱5、排沙孔6、排氣閥7、出口擴散管8、截止閥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自冷卻泵站閉式供水系統,包括泵出水流道主流和出水池;閉式供水系統還由進水管道、熱交換水箱5和出水管道組成,熱交換水箱5的進口處設有進口擴散管3,進水管道一端與出水流道主流相連,進水管道的另一端與進口擴散管3直接相連;熱交換水箱5的出口處設有出口擴散管8,出口擴散管8直接與出水管道相連,出水管道的尾部連接出水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6790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