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輸送管道有效
申請號: | 201720064616.4 | 申請日: | 2017-01-17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195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發明(設計)人: | 練杰;費斌;蔣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東利油脂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16L23/18 | 分類號: | F16L23/18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輸送 管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密封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輸送管道。
背景技術
法蘭,又叫法蘭凸緣盤或突緣。法蘭是軸與軸之間相互連接的零件,用于管端之間的連接;也有用在設備進出口上的法蘭,用于兩個設備之間的連接,如減速機法蘭。法蘭連接或法蘭接頭,是指由法蘭、墊片及螺栓三者相互連接作為一組拆連接的可組合密封結構。管道法蘭系指管道裝置中配管用的法蘭,用在設備上系指設備的進出口法蘭。法蘭上有孔眼,螺栓使兩法蘭緊連。兩片法蘭盤之間加上密封墊,然后用螺栓緊固。當使用法蘭連接方式的輸送管作軟化流質的輸送管道時,軟化的流質在其內部壓力的作用下會從法蘭連接處的縫隙處擠出,現有的密封墊與法蘭盤之間存在較小的縫隙使其無法實現有效的密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送管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輸送管道,包括多根輸送管,所述多根輸送管之間通過連接組件連接,相鄰所述輸送管插接配合,所述連接組件包括對應設置于相鄰所述輸送管端部的法蘭盤、設置于相鄰所述輸送管之間的容置槽、以及設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靠近輸送管的兩端設置有用于吸附所述輸送管的吸附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相鄰輸送管插接配合,可減小軟化流質流入連接縫隙的流量,并在兩者的插接面上設置了密封件,該密封件設置在容置槽內,且其兩端通過吸附腔分別吸附于插接的兩個輸送管表面,以填充輸送管之間的縫隙從而讓軟化流質無法通過縫隙流出,相較于傳統的密封墊的密封形式,吸附于輸送管表面的密封件具有主動密封的效果,提高了相鄰輸送管連接的密封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具有擴口狀的吸附緣,所述吸附緣形成的吸附腔朝向其貼合的所述輸送管表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密封件擴口狀的吸附緣吸附并貼合于輸送管的表面,輸送管內軟化流質會擠壓吸附緣使其與輸送管表面貼合地更加緊密從而避免軟化流質泄漏。
進一步的,所述輸送管口徑較大的一端內側開設有所述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槽壁上沿著所述輸送管軸向設置有限位凸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限位凸塊抵接于密封件使其不會滑離輸送管。
進一步的,所述口徑較小的一端外側開設有與所述容置槽相配合的吸附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中一端吸附緣位于吸附槽內,吸附槽遮擋吸附緣與口徑較小的輸送管的連接處,使軟化流質無法從上述連接處進入吸附腔內,提高密封件工作的穩定性。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內部開設有吸附室,所述吸附室與靠近所述吸附槽一端吸附腔通過通孔連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密封件安裝于容置槽內后,限位凸塊會擠壓吸附室,吸附室中的空氣從通孔排出,使得密封件與吸附槽之間連接的更加緊密,提高密封性。
進一步的,相鄰所述法蘭盤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密封墊的設置進一步提高了相鄰輸送管之間的密封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相鄰的輸送管插接設置,能夠減小流入其縫隙的軟化流質;
2、通過在輸送管的密封件設置吸附于輸送管表面的吸附緣,使密封件主動吸附于輸送管,比常用的將密封件擠壓在輸送管表面的方式密封效果更加穩定;
3、吸附槽的設置使得吸附緣在吸附槽內部分能夠被輸送管內具有壓力的軟化流質壓緊,提升其密封效果;
4、密封墊的設置對連接處進行二次密封,進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豎直截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組合完成后豎直截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組合完成后豎直截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標記:100、輸送管;101、第一端口;102、第二端口;210、密封件;211、吸附緣;212、吸附腔;213、吸附槽;214、容置槽;215、限位凸塊;216、吸附室;217、通孔;220、法蘭盤;230、密封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東利油脂食品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東利油脂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646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水管無縫接頭
- 下一篇:一種配電網負荷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