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金屬嵌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63963.5 | 申請日: | 2017-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753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易毅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29B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澤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19 | 代理人: | 蘇培華 |
| 地址: | 5238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嵌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屬嵌件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電子產品的飛速發展,手機成為了大眾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而在手機設計中,鎂合金因其密度較小(比鋁輕三分之一)、比強度較高(比強度,即抗拉強度與密度之比值比鋁合金高)、抗疲勞性能較好、導熱性較好、鑄造性較好、尺寸較較穩定、減震性能較好、及便于回收重復利用的優良特點而得到廣泛應用,猶其在金屬嵌件結構件中,鎂合金也是較理想的選擇,其能夠與塑膠(例如尼龍PC加纖)能夠較好的熔接,以獲取所需結構。
然而,在鎂合金嵌件與塑膠注塑成型的過程中,需要先將鎂合金嵌件安裝在特定模具(模面上具有封堵鎂合金嵌件表面孔結構的凸起結構)中,然后向模具中填入塑膠,通過注塑成型以在鎂合金嵌件封膠面上結合上塑膠材料,然而在注塑成型的過程中,由于鎂合金嵌件與塑膠接合的封膠面有時因結構空間限制封膠距離較短,結合在鎂合金嵌件側表面的塑膠會不可避免的溢膠填入鎂合金工作面上的孔結構中,而不可避免的增加后續處理步驟。
為了改善上述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操作人員僅能夠不斷地對鎂合金形成有孔結構的工作面進行預處理(拋光磨面等),使其與模具之間更為貼合,以避免溢膠,然而這樣做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效果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金屬嵌件結構,以適用于注塑成型工藝,避免溢膠問題。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金屬嵌件結構,該金屬嵌件結構的工作面上形成有孔結構,且該金屬嵌件結構的至少部分側表面為封膠面,其中在該金屬嵌件結構的工作面上還形成有厚度不大于0.05mm的防溢凸棱,該防溢凸棱形成在孔結構與封膠面之間。
這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金屬嵌件結構,通過在金屬嵌件結構的工作面上形成位于孔結構與封膠面之間的防溢凸棱,使得金屬嵌件在安裝在注塑模具中時,防溢凸棱能夠與模具的模面處于過盈配合的狀態,這樣保證模面與金屬嵌件的工作面是嚴密封死的,在注塑過程中塑膠就不會溢進孔結構中,進而在省時省力的情況下,良好的實現防溢膠的目的。
而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金屬嵌件結構,通過將前述防溢凸棱的厚度設置為小于0.05mm,使其能夠在注塑工程中,通過外力壓制基本壓平,進而使得金屬嵌件結構表面平滑,不影響后期應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金屬嵌件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3圖2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第一實施例
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金屬嵌件結構10,金屬嵌件結構10的工作面11上形成有孔結構12,且金屬嵌件結構10的至少部分側表面為封膠面13,其特征在于,金屬嵌件結構10的工作面上還形成有厚度不大于0.05mm的防溢凸棱14,防溢凸棱14形成在孔結構12與封膠面13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金屬嵌件結構10,為了降低防溢凸棱的制備難度,且便于在注塑過程中將防溢凸棱基本壓平,優選情況下,前述防溢凸棱14一體成型于金屬嵌件結構10的工作面11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金屬嵌件結構10,為了便于更好得實現防溢膠的目的,優選情況下,前述防溢凸棱14的兩側端點與孔結構12的圓心形成的角度大于封膠面13垂直于工作面的兩側與孔結構12的圓心形成的角度。更為優選地,前述防溢凸棱14具有兩端延伸至金屬嵌件結構10側邊緣的直線結構或者環繞孔結構12形成的環形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6396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風扇矽鋼片自動埋入裝置
- 下一篇:織帶類手把模具改良結構





